EN
https://www.gov.cn/

2018年共有27個地方政府被約談 環保約談問責持續發力

2019-01-07 07:3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將長江邊5000多畝濕地推平建工業園區,多年來僅3家企業入駐;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落實不力——2018年,生態環境部約談重慶市石柱縣,要求立即停止違規開發活動,加快生態修復,嚴肅問責。圖為2018年6月6日無人機拍攝的石柱縣水磨溪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的工業企業和遠處的長江。(新華社發)


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對江蘇泰州市泰興市進行“回頭看”,發現兩年前交辦處置的一處化工廢料填埋點絲毫未動就宣佈完成整改;另一處污泥堆放點堆放量不減反增。圖為2018年6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泰興市濱江鎮頭圩村緊靠長江岸邊的污泥堆積池。(新華社發)

2018年,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持續加大了約談力度,從約談、通報到問責,生態環境保護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且漸成常態,效果也日益顯現,為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保駕護航。

“從寬鬆軟到現在從嚴從緊從快處理,環保問責今後將成為常態,讓不重視環境問題的人意識到理念錯誤,讓沒有認真履行責任的人切實履責。”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生態環境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

27地被約談

2018年被約談的27個地方政府,主要是由於大氣治理工作不到位、自然保護區管理不嚴格和非法傾倒固廢等原因被約談。

2018年5月3日,因2017年秋冬季大氣治理不合格,山西省晉城、河北省邯鄲和山西省陽泉3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被約談。由此開始,拉開了2018年環保約談的大幕,也被外界認為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即大氣污染改善已經上升到國家高度。

2018年8月1日,由於大氣治理不力,生態環境部對北京通州區、保定曲陽縣、石家莊趙縣、晉城城區、新鄉輝縣等地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督促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壓實工作責任。

在自然保護區管理方面,2018年6月4日,生態環境部對重慶市石柱、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和江西省宜春3市(縣)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約談。2018年9月26日,針對侵佔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生態環境部約談了遼寧錦州、吉林延邊、江蘇鎮江、安徽宣城等8地主要負責人以及安徽、重慶、雲南三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這次約談了地方11名正廳級官員,不僅約談林業部門負責人,還約談相關地方的主要負責人,約談對象更加廣泛。

非法傾倒固廢也開展了一次約談。2018年5月11日,廣東省廣州、江門、東莞,江蘇省連雲港、鹽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和浙江省溫嶺7個城市,由於數十家企業非法傾倒危險廢物且有的性質非常惡劣,各城市的正副市長被約談。

此外,針對臨汾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生態環境部專門約談了臨汾市市長劉予強。這是劉予強自2017年1月19日被約談後,第二次出現在生態環境部的約談會上。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副巡視員張京麒介紹,臨汾市6個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一年內被干擾近百次,成為犯罪分子自由出入的場所。

地方加強整改

2018年5月份,因為空氣質量改善不力,沒有完成確定目標,曾被約談過的邯鄲市又被約談,成為為數不多的被約談過兩次的地方。

約談之後,邯鄲市很快就印發了《邯鄲市貫徹落實省政府公開約談會議通報問題整改方案》,其中提出壓減煉鐵産能151萬噸、煉鋼産能30萬噸,全面開展深化治理改造和無組織排放專項治理等工作。

如今,距被環境部約談已過去7個多月,邯鄲市的大氣治理工作出現明顯好轉。河北省環保廳數據顯示,2018年6月份至9月份,除了8月份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率排名第二外,其它3個月,邯鄲市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率都排名全省第一。

邯鄲市的“逆襲”,在眾多被約談地方中並不少見。

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表示,對發現的問題“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地進行整改,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琿春博亞山莊、森泰牧業、天一牧業等已經全部拆除,正在清理建築垃圾,此次行動一共拆除了52個點位的房屋和違法建築。同時舉一反三,排查點位129個,拆除個人非法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還有80多個點位正在排查。”

北碚區區長何慶也表示,目前已實現全面整改、清倉見底,“同時,我們強化日常巡查,杜絕拆後復建,鞏固整治成果,確保自然保護區絕不新增一平方米違法建築。”

對於地方的整改進展,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首先給予了肯定。他同時強調,整改方案一定要做細做實,既不要冒進,也不能拖泥帶水。一定要實事求是,“要跳起來夠得著”。

“中央環保督察時有些省份整改方案做得很漂亮,但是很冒進,到最後落實不了。希望各地的整改方案一定要實實在在,確保質量和效果。”劉長根説。

制度不斷完善

約談問責如今呈現出“穩”“準”“狠”的勢頭,效果也日益顯現。這一方面是由於現在日新月異的技術手段,另一方面,更是由於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日趨完善。

例如,水質監測手段更加豐富,也更加多元化。利用無人機、無人船巡航,或者採樣、傳輸等已經變得更加常態化,成了動態了解水質環境的補充方式。智慧的觸角無處不在,智慧化、無人化、自動化、信息化的融合填補了監測管控的“盲區”,公眾已經可以在手機上隨時查看地表水水質監測信息。

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我國制定出臺和修訂完善一系列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規定和法律法規,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保駕護航。

特別是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願景、重點任務和制度體系。目前,覆蓋全國的主體功能區制度和資源環境管理制度已經建立,中央環保督察實現了31個省區市全覆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確立、日趨完善。

此外,2015年8月份,中辦、國辦印發《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按照《辦法》,無論是違法違規決策,還是不履行職責,或者對嚴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組織查處不力,地方黨委政府及主要負責人都將被追責。

劉友賓説,2018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機關加強協作配合服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座談會,雙方進一步明確了協作重點,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建立穩定有效的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對於被約談地區,生態環境部將適時進行‘回頭看’。”劉長根説,將針對“回頭看”發現的問題組織專項督察,專項督察將奔著責任追究去,“建議地方不要走到這一步。”(記者 劉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