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過度 濕地減少六分之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濟南2月11日電 記者從水利部海河管理委員會了解到,由於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提高等原因,海河流域大面積的濕地已經消失或正在萎縮,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本世紀初,主要濕地面積已經減少了六分之五。

    海河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海河流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區以及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南等部分地區,區域內共有26個大中城市。

    據介紹,20世紀50年代初,天然濕地在海河平原廣泛分佈。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大港、永年洼等湖泊密布、濕地連片,洼淀狀況基本上維持在自然水平上。根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海河流域的濕地面積約為1萬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白洋淀——文安洼等三大洼淀群。

    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及經濟快速發展,海河流域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逐步提高,流域內由豐水轉變為缺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防汛技術顧問魏智敏説,海河流域與全國其他6大江河相比,水資源量減少最為明顯。上個世紀50年代,京津冀地區水資源豐富,從天津坐船、經河北一直可抵達河南安陽,到處都是湖泊濕地。但到目前,河北省曾經擁有的3100公里的航運里程已接近於零。

    據介紹,上個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海河流域濕地開始逐步消亡。上世紀50年代,流域內白洋淀等12個主要濕地面積共有3801平方公里,到本世紀初,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538平方公里,減少了六分之五。

    興修水庫也影響了濕地的生存。水庫發揮了防洪、供水、發電等效益,但也使得湖泊濕地大面積減少。被稱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曾經有9條河流入淀裏。1950年以來,白洋淀上遊陸續建成4座中型水庫和近百座小型水庫,8條入淀河流被這些水庫掐斷。沒有了進水源,白洋淀面臨著滅頂之災。為了避免消亡,從1992年開始,白洋淀已從上遊調水12次,靠人工補水維持著生命。

    據了解,由於海河流域目前用水量仍處於入不敷出的地步,地下水超採嚴重,因此部分濕地仍處於萎縮狀態。安固裏淖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水域面積曾達10萬畝,周邊有23萬畝的草原,是海河流域最大的高原內陸湖。2004年冬天,安固裏淖從地圖上消失。專家認為,此湖泊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下水超採嚴重。據了解,張家口地區曾經有大小湖泊200多個,目前許多已經乾涸。(完)

 
 
 相關鏈結
· 上海科學家以水面無土栽培方式成功修復黑臭河道
· 上海建立農業“海陸空”立體污染防治研究基地
· 建設部發文公佈我國城鄉環境衛生體系建設目標
· 環保總局建立突發環境事件信息披露制度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