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3月28日電(記者周潤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我國從事信用評估、信用徵集、信用調查、信用擔保、信用諮詢等社會信用仲介服務的機構大約有500家左右,但要建立起全國聯合徵信系統,還需要突破目前信息分割的現狀。
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信用研究中心主任陳新年日前在此間舉行的信用體系建設高層論壇上表述的。他指出,目前我國的信用信息系統大致分為三塊:一是國家有關部門建設的同業信用信息系統,如銀行個人徵信系統及企業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工商企業行為警示系統、稅務信用等級信息系統、商務領域信用信息系統、法院訴訟記錄系統等;二是地方政府主導建立的區域信用信息系統;三是信用服務仲介機構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建立和積累的數據庫。
目前,除個別試點地區和企業外,這三塊信用信息系統之間互相分割,信息不能共享,銀行系統沒有非銀行的信用信息,區域系統沒有銀行的信息,仲介機構建立的數據庫規模較小、覆蓋面有限、數據項不全。因此,如何整合各方資源,實現聯合徵信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為此,有關部門曾做過一些努力。陳新年説,國家發改委在2003年啟動了聯合徵信示範工程,選擇北京、天津、武漢、黑龍江、安徽等省市分別建立省市信用數據交換中心,並將其作為全國信用數據交換中心的終端示範工程,實現了五省市信用數據的互通與共享。在此基礎上,積極向全國推廣,逐步建立以全國信用數據交換中心為紐帶的全國性信用數據交換共享網絡。目前,聯合徵信示範工程已擴大到七個省市。
怎樣做好與銀行徵信系統的銜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陳新年説,由於銀行是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主要使用方,銀行徵信系統就成為整個聯合徵信的關鍵部分。如何處理銀行徵信系統與聯合徵信示範工程的關係、如何處理銀行徵信系統與仲介機構的關係,是今後必須解決的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