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4月23日電(記者齊中熙、江時強)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23日指出,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我國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道路已經越走越窄,而且事實上也不可能換來領先的技術。因此,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中央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李榮融是在宜昌舉行的中央企業科技工作會上説這番話的。他同時指出,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中央企業在觀念、認識、體制和機制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科技投入明顯不足。中央企業科研開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重與國際水平相比普遍較低,發達國家大企業研發費用一般不低於銷售收入的5%,而中國中央企業僅為1.5%;消化吸收經費嚴重不足,中國工業企業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費用的比例為1:0.06,而韓國、日本企業這一比例為1:5到1:8;中國科技投入用於企業的比例低,發達國家科技投入的30%用於扶持企業,中國科技投入90%以上用於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二是科技資源配置不合理。目前企業內部普遍存在科技資源重復分散,資源不能共享,分工不明確,整體優勢難以發揮的現象。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科技資源低水平重復嚴重,同一課題,重復立項、重復投資。另外,在基礎性研究、行業共性技術研發方面,企業間沒有廣泛建立和形成技術創新的戰略聯盟或協作關係。
三是企業自主創新機制不健全。受現行管理體制及傳統觀念束縛,部分企業現有用人制度、激勵機制不健全,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沒有有效發揮,人才流失現象仍很嚴重,科技人才資源不足,缺少科技帶頭人。企業對科技發展的戰略意識不強,很多企業尚未根據企業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制定中長期科技規劃。風險機制不健全,創新活動投入大、風險高,在風險控制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很多企業對技術創新望而卻步。此外,科技工作管理評價體制不健全,知識産權保護制度尚不完善。
“這些問題,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環境的影響和政策方面的因素。只要上下共同努力,克服目前存在的體制和機制上的障礙,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強化自主創新的戰略意識,中央企業的自主創新工作將邁上一個新臺階。”李榮融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