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 張建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迫切需要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産權明晰、監管有力”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形成有效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金融合力。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唐雙寧近日就金融機構如何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接受記者採訪時作上述表示。
“十五”期間,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支持“三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到去年末,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三類機構涉農貸款餘額達4萬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總額的19%,比“十五”初期增加1.6萬億元,平均每年增長11.7%;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投放農村的貸款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元,用於支持農業的貸款總量首次突破1萬億元,直接到戶的貸款佔農業貸款的比重達80%。
儘管如此,資金投入不足,仍是目前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新農村建設對銀行信貸和金融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從當前實際情況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體制上、機制上、方式上仍不能完全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農村金融機構本身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制約著銀行業金融機構更好地發揮支農作用。
據了解,中央作出建設新農村重大決策後,銀監會結合銀行業金融機構支農服務現狀,及時研究提出貫徹意見。4月下旬,銀監會邀請7個省分管金融工作的同志和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召開了“農村信用社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座談會”。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制度和辦法正在加緊研究制定中。
“銀監會的總體思路是:在有效防範風險前提下,積極引導和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支農服務方式,逐步完善金融支農的配套制度建設,努力確保支農力度不斷加大,支農質量不斷提高,支農功能不斷完善,支農效果不斷顯現。”唐雙寧説。
據唐雙寧介紹,銀監會將從5方面入手,全力構建新農村建設金融合力:
按照經營現代化方向,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爭取1年時間實現貸款風險向五級分類的過渡,3年基本理順管理體制,用5年至10年時間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分期分批逐步建成産權明晰、經營有特色的社區性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
加快政策性銀行改革步伐。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要擴大業務範圍和服務領域,增強支農服務功能。國家開發銀行要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放重點轉向農村,支持小鄉鎮建設和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中國進出口銀行要大力支持農産品出口創匯,運用信用手段,支持涉農企業“走出去”。
中國農業銀行要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對農村的市場化支持力度。緊隨新農村建設進程,農業銀行要合理佈局機構網點,更多關注和滿足具有資源優勢和産業優勢的農産品産業帶、主導産業生産基地、農産品專業市場建設的有效需求,提高對優質農業重點龍頭企業的綜合服務水平。
加快組建郵政儲蓄銀行,建立完善郵儲資金回流農村機制。郵政儲蓄在目前業務基礎上,根據郵政儲蓄銀行組建進程和管理能力,逐步放開業務範圍,先期可考慮開展郵政儲蓄機構辦理社區居民與農戶和小企業質押貸款業務試點,探索增加新的資金投入渠道,增加農村資金投入總量。
支持發展其他形式的農村金融服務組織和方式。推動現有農村金融機構之間開展競爭,引導其他金融機構加強對農村的金融服務,在農村設有網點的商業銀行應將一定比例資金投放農村,鼓勵積極開發適合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特點的金融産品,大力發展農村保險、租賃、銀行卡、理財以及代收代付等業務,積極發展大宗農産品期貨交易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