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光明日報評論員: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0日   來源:光明日報

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之一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研究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若干重大問題,鮮明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這一綱領性的論斷既是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特徵的科學論證,又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的最新發展,也是對共産黨執政任務 的深刻闡述。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這一科學論斷,對於我們把握髮展機遇,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提出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一科學論斷,是六中全會的重大理論創新,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廣泛宣傳這一科學論斷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讓這一科學論斷深入人心,成為共識,從而不斷增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自覺性、堅定性,扎紮實實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在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程中,社會和諧是經久不變的主題之一。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會主義者關於和諧社會的構想,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和內在矛盾,指出理想社會將是一個自由的聯合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理想社會的構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

    在長期的奮鬥之中,中國共産黨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新中國成立之後,毛澤東同志論述了如何正確處理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關係、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論證了如何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社會主義不是平均主義也不是兩極分化,社會主義要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等重要思想。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了關於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等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好關心群眾生産生活的工作等等。系統提出和諧社會理論,鮮明指出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重大貢獻。

    鮮明指出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內在要求。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不和諧也不是社會主義。一部社會主義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化解矛盾、消除衝突、解決問題,實現社會和諧、平穩和持續發展的歷史。社會和諧所體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特徵,無一不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所規定的本質要求。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滿活力的文化體制,都顯現著社會和諧的特徵,實現著社會和諧的要求。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社會越是和諧,就越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就越能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鮮明指出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是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充分維護、發展和實現的社會,是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得到全面發揮的社會。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促進社會和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是我們黨持之以恒、不斷奮鬥的目標和任務。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為促進社會和諧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我們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和諧社會,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境界。

    鮮明指出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我們要將這一科學論斷作為指導思想貫穿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通過牢牢把握這一科學論斷,更加全面深刻地認識“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為誰建設社會主義社會”這些基本問題,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居安思危,更加深刻地認識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用和諧發展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力量來成就,偉大的力量需要偉大的精神來凝聚,偉大的精神需要偉大的理論來支撐。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一科學論斷,必將成為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竭的力量源泉。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努力開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局面!

 
 
 相關鏈結
· 人民日報: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誕生記
·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打牢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
· 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決定
·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文章:用制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 科技進步和創新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