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中國房地産大風大浪的一年:在這一年裏,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頻繁出臺。土地、信貸等房地産行業鏈條各個環節都一併收緊,地方政府、開發商、銀行、消費者都在觀望等待中作出各自反應。政府有關部門強調,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總體情況較好,但少數城市住房價格上漲仍然過快,部分調控措施尚沒有完全到位,房地産市場秩序仍需進一步規範。 這是上海浦西樓群一瞥(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這是在2006年南京秋季房地産商品交易會上,一名工作人員向參觀者推介樓盤(10月19日攝)。 新華社發
這是在蘇州房地産交易大廈的二手房過戶辦公區等待辦理過戶手續的市民(7月31日攝)。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通知,從2006年8月1日起,二手房轉讓必須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眾多市民前去當地房産交易機構辦理二手房過戶手續,急趕二手房交易個稅調整“末班車”。 新華社發
左圖:2006年“兩會”期間,來自中國科協的全國政協委員宋春華就房地業相關問題發言指出,當前房地産市場上高價房過多,而適合普通百姓消費水平的住房卻供不應求,導致百姓無房住而房屋市場空置率居高不下的怪現象。與此同時,住房租賃制度也不完善,住房沒有流動起來,很多群眾租不到廉價的房子。他建議政府對房地産市場進行適度合理的宏觀調控(資料照片)。右圖:在天津舉辦的一場住房銷售會上,渴望購買經濟適用房的群眾爭相擁入會場(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幾名廈門市民從樓盤廣告牌前走過(9月10日攝)。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