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木版年畫別樣流行—訪民間工藝美術家張殿英父子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廖翊)《連年有餘》《銜錢進寶》《天官賜福》《立刀門神》……遠離民間年俗的木版年畫現身於中華世紀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題展”,給人久違的親切感。
“年畫要有戲,百看才不膩。年畫一直和中國百姓生活連在一起,貼在門口、炕頭,不僅增加喜氣,也是傳授故事、啟蒙教育的一種方式。所以,流傳了下來。” 著名民間工藝美術家張殿英説,
張殿英年過七旬,他和兒子張運祥來自中國三大木版年畫産地之一的山東濰坊。和其他兩大木版年畫産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一樣,上世紀70年代開始,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日漸衰微。
“老百姓過年不興貼那個了,在民間不流行了,衰敗是必然的了。20多年前,楊家埠尚有200多家做年畫作坊,現在只剩下十幾家。”
張殿英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開始木版年畫的研究,對故鄉年畫感情甚深。面對衰頹的年畫藝術,他沒有被動興嘆。80年代初,他毅然辭去昌濰師專藝術系主任的職務,組建年畫研究所。
“社會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要讓木版年畫完全回到過去的盛景是不可能的。我考慮在原汁原味保護這項民間藝術的同時,讓更多人知道和接受它。”張殿英説。
他收藏了清乾隆以來具有代表性的年畫畫版70余套,並與兒子自創年畫館。在機器製版、假畫充斥工藝品市場的今天,父子倆用最地道的方式製作最正宗的楊家埠木版年畫。
這些原始製造家什如今一一展示在眾人面前。張運祥在一塊梨木上表演著精湛刻技,一邊給觀眾介紹:“梨木很硬,不易碎裂。瞧,這是我們用草漿、木漿自製的原色紙,可以長期保存;顏料是用礦物和植物等調製而成,不易褪色……”
張氏父子錶示,只要版本、工具、原料等“活化石”還在,木版年畫這一傳統工藝的留存沒有問題。但是,要讓古老年畫被今天的人接受,並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必須革新和發展。
“説到底,過去年畫繁盛是因為它是當時人們的流行文化。我想讓年畫也能夠在今天人們生活中流行。”張殿英説。
要做到流行,就要結合時尚。上世紀80年代,張殿英率先將木版年畫製作成流行掛曆,市場反響熱烈;基於“年畫從誕生起就是鄉村式繪畫”的精神,張殿英將收藏年畫製作成精緻畫冊,成為深受歡迎的旅遊紀念品和禮品,有效傳播了楊家埠木版年畫藝術;“文化衫”流行街頭時,張氏父子適時印製“木版年畫”T恤,楊家埠木版年畫一時成為城鄉流動風景……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張殿英“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表彰張殿英對民間文化的有效保護和傳承。
在現場,張殿英父子給記者展示了他們新發明的“年畫工具百寶箱”。這是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考究小箱,裏面既有精美的楊家埠年畫畫冊,還有刻刀、木版、拓紙、顏料等整套木版年畫製作工具。
“只要一打開它,就可以用自製賀年卡、生日卡、請柬、紅包、名片、藏書票……可以自己享用,也可以饋贈友人。這是古老文化與現代時尚的結合,符合個性化時代文化消費趨向……”
張殿英説:“只有讓木版年畫成為現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才能實現這種民間藝術真正意義上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