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政協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舉行專題分組討論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政協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5日舉行專題分組討論會,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問題和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常委們認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黨和國家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局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深刻、更加自覺地認識和把握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産力、環境就是競爭力的觀念,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切實抓緊抓好。

    常委們認為,“十一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環境與發展矛盾最突出的時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承載了越來越重的資源、能源壓力,必須大力降低資源消耗並提高利用率。如果沿著粗放增長的軌跡走下去,不僅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程度使全社會無法承受,而且逐年沉澱下來的耗能資産會越來越成為包袱。要突破傳統的發展思路,依靠科技創新,大力提高環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常委們建議,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反對“GDP盲目崇拜症”,要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納入黨政幹部的政績考核體系;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注意輕重緩急,目前要著重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水污染、空氣污染加劇問題。

    常委們提出,應對消費領域的能源消耗給予足夠的重視,過度消費超出經濟發展水平,超越經濟能力,降低資源效率,導致資源浪費,加劇資源破壞,不利於可持續發展,影響社會和諧並殃及子孫生存權利,必須得到有力遏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關心資源環境、珍惜資源環境、保護資源環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強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人人有為的意識,養成科學合理利用資源、適度文明消費的好習慣。

    這次常委會議就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問題分設三個專題:一是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二是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升國家軟實力;三是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常委們認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義重大。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實施黨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

    常委們建議,要把和諧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要緊密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做好文化發展戰略規劃,大力推進文化創新,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法制建設。要大力培育文明風尚,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推進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企業建設,加強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的常委提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應是中外優秀文化遺産的繼承與發展,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對西方文化和傳統文化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避免“全盤西化”和“全盤古化”兩個極端傾向。

    常委們認為,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都逐漸認識到包括文化在內的軟實力將成為影響未來的重要力量。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使得中外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進行。我們要不斷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要在文化推介中拿出高質量的文化産品,培養一批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和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專家。

    全國政協部分副主席分別參加了專題分組討論會。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應邀到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政協常委呼籲: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控制燃煤污染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 崔靜、顧瑞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長期以煤為主,其所佔比重始終在70%左右波動,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煙塵排放量的70%、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來自於燃煤。”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5日呼籲,我國應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控制燃煤污染,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實現能源潔凈高效利用。

    “根據‘十五’期間能源消費的增長趨勢曲線分析,201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32億至33億噸標煤,而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對2010年能源消費的控制目標為27億噸標煤。”謝克昌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常委會上指出,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的結構和快速增長的趨勢決定了我國在實現“十一五”經濟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必將遭遇極大的環境壓力。

    “缺乏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裝備是造成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尖銳的根本原因。因此,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謝克昌説。

    事實上,我國目前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的背後深層次原因是産業結構不合理。謝克昌指出,我國産業結構長期以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的重化工業為主,第二産業對GDP的貢獻約佔50%,能源消耗卻佔總能耗的70%左右。“GDP增長以第二産業最快,而第二産業中高耗能産業佔較大比重,這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非常不利。”

    謝克昌認為,我國應在第二産業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控制和淘汰高耗能、重污染行業,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産品出口。同時,逐步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發展政策法規體系、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等,以助推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相關鏈結
· 曾培炎在燃煤電廠脫硫工程啟動儀式上講話[全文]
· 燃煤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發佈
· 山西省政府責令關閉20台環保不合格燃煤發電機組
· 黑龍江牡丹江市為自行取暖低保戶發放燃煤補貼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