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沿著光輝道路闊步前進--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週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6日   來源:人民日報

    60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前進的根本保證。內蒙古民族區域自治60年的成功實踐,始終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進行的。全區各族人民深深懂得:沒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沒有內蒙古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內蒙古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巨大成就,歸根結底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結果。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作為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條基本經驗不容置疑,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動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的一大政治優勢不容削弱。內蒙古民族區域自治60年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正確制度,完全符合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國情,完全符合內蒙古實際,體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利益,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這是呼和浩特市鼓樓立交橋夜景(4月30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堅持從內蒙古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民族地區實際的發展路子。早在自治區成立之初,自治區黨委、政府就提出了符合牧區實際的政策方針,保證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完成。改革開放後,自治區歷屆黨委、政府都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和完善發展思路,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世紀,自治區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貫穿經濟結構調整“一條主線”、加快思想觀念和經濟增長方式“兩個轉變”、強化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三大動力”、加強生態和基礎設施“兩項建設”、推進農牧業産業化、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三化”進程的總體要求。黨的十六大以後,自治區黨委、政府進一步完善發展思路。去年召開的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推動經濟社會真正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力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60年來,自治區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後,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科技進步,堅持既改善發展條件又培育發展主體,既爭取外力又啟動內力和活力,既加快發展更科學發展,經濟結構優化,增長方式轉變,質量和效益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開始步入又好又快發展之路。

    這是內蒙古伊利集團的現代化液態奶生産線(4月27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培育經濟自主增長機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內蒙古較早地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在牧區率先實行“草畜雙承包”責任制和草牧場有償使用制度,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牧區生産力。近年來,自治區更加注重通過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消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自身發展的內力和活力。目前,內蒙古的經濟自主增長機制初步形成,經濟發展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讓各族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是構建和諧內蒙古的重要保證,是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基本前提。自治區成立以來,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為各族人民謀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在發展生産的同時,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近年來,自治區把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贏得了各族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為推進各項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輝煌六十年:內蒙古形成和諧友愛的新型民族關係
· 輝煌六十年:內蒙古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 內蒙古舉辦“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成就展”
· 內蒙古積極打造民族文化大區 馬頭琴奏響新旋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