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內蒙古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推向前進
黨中央始終對內蒙古各族人民給予親切關懷,對內蒙古的發展寄予殷切希望。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聯名給內蒙古自治政府發來賀電,號召蒙古族群眾與漢族和國內其他民族親密團結起來,為建設新家園與新中國而奮鬥。1978年,鄧小平同志談道,“內蒙古有廣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後發展起來很可能走進前列。”江澤民同志1999年視察內蒙古,希望我們“發揮資源優勢,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加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力爭使內蒙古成為我國下一個世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胡錦濤同志2003年視察內蒙古時指出:“做好內蒙古的各項工作,不僅關係到內蒙古2300多萬群眾的福祉,而且對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意義”,要求我們“因應新形勢,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推向前進。”我們一定不辜負黨中央的殷切期望,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鬥,把內蒙古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推向前進。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落實“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三化”互動,加快推進農牧業産業化、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切實加強農牧業基礎地位,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促進産業多元、産業延伸、産業升級,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加快推進城鎮化,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農村牧區人口轉移和各類生産要素集聚步伐。進一步擴大服務業的産業規模和就業規模,提高服務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條件。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創新體制機制、增添動力活力。
增強歷史使命感,著力構築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和綠色生態屏障。充分發揮地方黨委、政府在邊防建設中的職能作用,堅持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首位,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維護穩定的關係,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各種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促進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和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繼續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礎建設來抓,堅持保護優先,切實減少人類對大自然的直接索取,提高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加強生態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探索建立生態建設和保護的長效機制,把生態建設同農牧業結構調整、扶貧開發、生態移民等緊密結合起來,發展生態産業,實現改善生態與發展經濟的互動雙贏。強化全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經過多年圍封禁牧和生態治理,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生態環境逐步好轉、恢復(攝于2006年10月)。 經過多年的不斷治理,內蒙古自治區防治荒漠化目前呈現出‘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良好態勢。 據介紹,內蒙古自治區森林覆蓋率由“九五”初期的13.8%提高到目前的17.57%,1億多畝草牧場恢復了往日生機,2.5億畝沙化、荒漠化面積得到有效治理,內蒙古初步建成我國北方最重要生態防線。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牢固樹立大開放大發展的思想,積極打造祖國向北開放的前沿陣地。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把向北開放作為戰略重點,大力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參與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把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結合起來,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和發展急需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端人才,使內蒙古成為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的流入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到境外進行資源和産業開發。積極發展邊境貿易,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努力把滿洲裏、二連浩特等口岸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貿易、外向型加工製造和跨境旅遊基地。
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大力推進民族文化大區建設。大力弘揚民族團結進步的優秀文化,實施文化精品工程,著力打造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品牌。積極發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文化事業,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加大投入,進一步搞好各類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做好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特別是瀕危文化的搶救和保護工作,充分展示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強化第一資源意識,切實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積極發展教育、科技、文化等事業,做好各類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工作。堅持不懈地搞好理論武裝工作,進一步提高各族幹部群眾的思想政治素質,堅定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信念。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加強市場經濟理論知識的學習研究,增強貫徹科學發展觀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提高處理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能力。切實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選拔使用工作,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善於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深受各族群眾擁護的高素質少數民族幹部隊伍。
堅持執政為民,切實做好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富裕人民作為實踐黨的宗旨、堅持執政為民的首要任務。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為重點,發展生産,擴大就業,完善社保,減少貧困,讓各族人民從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著力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促進居民收入來源多樣化和增長穩定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益。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教育、衛生、文化、就業、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投入,加大財政支出向農村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區、革命老區和城鄉生活困難群體的傾斜力度。合理調節收入分配,促進共同富裕。廣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加強安全生産工作。
輝煌的歷史鼓舞我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各地的關心支持下,勤勞勇敢的內蒙古人民一定能夠沿著民族區域自治的光輝道路繼續闊步前進,不斷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的時候,一個綜合實力較強、經濟結構合理、地區特色鮮明、社會穩定和諧、充滿生機活力的內蒙古將崛起在祖國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