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一切為了造福人民—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呈良好勢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一切為了造福人民
——全國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記者李亞傑)組織“黨員在我身邊”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舉行“歌頌黨的業績,建設美好家園”徵文比賽、開展“支部辦實事、黨員做好事”活動……河南省鄭州市北林路街道黨工委開展一系列活動,把基層黨建工作引向深入,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讚譽。

    模範作用在街道,為民服務暖社區。黨的十六大以來,各級黨組織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初步構建起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為和諧社區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黨旗飄揚在社區”:為和諧社區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黨中央歷來重視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近年來,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深入街道社區考察黨建工作,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指示精神和有關會議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堅持以服務群眾為重點,以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和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為關鍵,以健全社區組織體系為基礎,以完善協調機制為紐帶,以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大力推進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國共有城市街道6264個,社區75004個。城市街道、社區建立黨組織的比例分別達到99.95%和98.70%。黨組織關係在城市街道黨組織的黨員580.1萬名,其中城市社區黨員413.2萬名。

    河北、安徽、新疆等許多地方建立社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和分工,把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情況列入考核黨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內容之一。

    各地普遍建立領導幹部聯絡點制度,加強對社區黨建工作的指導。一些地方在城區一級,建立由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組成的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在街道一級,建立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或聯席會,把影響力大、代表性強、熱心社區工作的駐區單位黨組織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開展群眾性、公益性的社區活動。

    北京注重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和組織保障作用。石景山區在魯谷社區體制創新、朝陽區勁松街道在實行全程辦事代理制、西城區在試行社區居委會“議行分設”改革的實踐中,通過整合社區黨組織資源,完善黨建工作機制,積極為街道社區改革發展服務。

    黑龍江建立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機構3000多個。浙江一些地方為加強社區民主建設,形成了包括社區黨組織即“領導層”、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即“決策層”、社區居民委員會即“執行層”、社區協商議事會即“議事層”為主體的工作運行體系。

    通過這些措施,逐步建立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社區黨員為主體,社區內各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打鐵還需自身硬”:積極探索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新路子

    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根據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和社區建設的需要,普遍對社區規模進行重新整合,及時建立和調整社區黨組織。

    各地普遍依託街道、社區黨組織,加大在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力度。天津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由街道、社區黨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建立黨員服務站。江蘇向所有職工人數在25名以上、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選派了黨建工作指導員。上海積極探索把支部建在工地上、建在項目上、建在園區中、建在市場裏,取得良好效果。

    同時,各地進一步優化街道幹部和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努力提高隊伍素質。

    ——北京、天津、重慶等地按照黨管幹部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公開選拔街道黨政一把手,並加大幹部交流力度,改善領導班子結構。四川、甘肅等省的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大專以上學歷的接近30%,45歲以下的佔到40%,黨政“一肩挑”的超過50%。

    ——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等方式,推進社區工作者的專職化和年輕化。浙江等省的社區工作者,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高中以上學歷的達到80%以上。

    ——加大對街道幹部和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力度。甘肅等地由省委組織部統一對全省所有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輪訓。福建、重慶等地試行社區工作者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逐步實現社區工作者持證上崗。黑龍江每年投入150萬元黨費,專項用於全省街道、社區黨員幹部培訓工作。

    高速度建設、高質量裝修、高標準配備。

    各地進一步加大社區黨建工作投入力度,為有效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湖北等地把社區黨組織辦公用房和活動場地建設納入城區改造和新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整體規劃。吉林籌集資金4.7億元,用於社區辦公用房建設;長春社區辦公用房面積平均在500平方米以上。寧夏等中西部省份加大對社區硬體投入,部分社區黨組織辦公用房和活動場地達到200平方米。不少地方為社區配備電話、電腦、電視、攝像機等設備。

    “群眾利益無小事”: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安居樂業的愉悅

    在許多人的眼裏,上海浦東新區花木鎮的花木陽光驛站是一個凝聚各種力量的溫馨家園。“我們把分散的社區單位整合起來,採用‘ 陽光服務’的形式為社區黨員群眾服務。”花木鎮黨委負責同志介紹説。

    上海科技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磁懸浮交通發展公司等單位先後加盟花木陽光驛站,並簽訂服務協議,包括教育培訓、購物購書、醫療保險、休閒娛樂、觀光遊園等服務項目,涵蓋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社區黨組織以服務社區群眾為重點,廣泛動員社區各方面力量,建立服務機構,創新服務載體,大力構建社區服務網絡,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樣化需求。

    天津、雲南、貴州等地的許多社區建立服務站、成立志願者服務隊、開辦“愛心超市”、開通服務熱線等,解決社區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受到社區居民歡迎。

    吉林、廣西、四川等省區街道、社區黨組織普遍開展了“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辦百家事”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建立社區困難群體的救助機制。

    浙江創辦以社區黨校、市民學校、法制學校、科普學校、家長學校、老年學校等“六校”和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健身室、室外活動場等“四室一場”為主的教育陣地網絡;以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社區教育委員會等為主的教育組織網絡;以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為主的民情分析網絡;以互聯網、社區廣播臺、閱報欄為主的輿論宣傳網絡。

    山西、內蒙古、江西廣泛開展“愛心編織站”、“溫馨紅帽子”、“希望之路俱樂部”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黨組織在社區居民中的凝聚力、影響力大大提高。

    同時,各地普遍建立社區黨員服務機構,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四級黨員服務網絡,並實行雙向聯絡、雙向服務、雙向反饋制度,與在職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共同擔負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廣東、福建、山東等地通過探索把流動黨員編入其居住地所在社區黨支部,或採取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等方式,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陜西、河南、湖南等地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開展“黨員戶掛牌”等,為社區居民服務。

    重慶創建“紅岩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武漢創建“黨員吳天祥小組”等特色活動載體,服務社區群眾。許多城市還在社區流動黨員中深入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作用進社區”“黨員愛心獻社區”“黨心連民心”等主題實踐活動,使共産黨員先進性得到較好體現。

 
 
 相關鏈結
· 十六大以來黨建工作巡禮:在新的偉大工程征途上
· 白克明:推進黨建工作 為建設沿海強省提供保證
· 李源潮出席江蘇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座談會
· 山西省委召開基層黨建領導小組會議 張寶順講話
· 吳定富:加強黨建 堅定不移抓好保險業發展要務
· 人民日報:和諧社區 黨建先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