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記者董峻)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近年來我國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速生豐産林、“三北”及長江防護林建設等一系列重點生態工程。這些重點工程的有效實施,對改善生態、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國家林業局最新統計,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1261.45萬公頃,有效保護森林14.3億畝,工程區森林面積凈增815.7萬公頃。據測算,全國森林資源增長量的四成多來自於同期的“天保工程”。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累計完成各項治理任務11237萬畝。工程區林草植被覆蓋度普遍提高三到四成。工程使1622萬農牧民直接受益,137萬人實現脫貧,近五年農民人均收入增幅近半。我國土地沙化總體上實現了從擴展到縮減的歷史性轉變,由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1283平方公里。
重點地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累計營造速生豐産用材林7350萬畝。龍頭企業和農戶成為工程建設的主體,紙漿原料林、人造板原料林、大徑級用材林、其他工業原料林成為造林重點。通過收購、租賃、聯營、合資、合作、承包等形式營造速生豐産用材林,初步形成了以社會投入為主、國家扶持為輔的營造林新機制。
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完成退耕地造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05億畝,封山育林0.2億畝。這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工程區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正在減輕,一些地區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全國林業系統建立自然保護區1740處,佔陸地國土面積12.62%,還建設各類保護小區5萬多處,有效保護了我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45%的天然濕地、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在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方面,實施了42個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工程建設項目,推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形成了穩定的人工種群。已建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保育基地400多處,大力發展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人工繁育,促進由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繁育利用人工資源為主的轉變,使上千種野生動植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種群。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説,近五年來,全國完成營造林3847.5萬公頃。闊葉林、混交林、鄉土樹種造林比重明顯增加,樹種、林種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造林樹種單一的局面有所改變。大戶造林、企業造林、家庭造林、聯營造林等非公有制林業得到迅速發展,造林主體呈現多元化。此外,各地積極探索義務植樹新機制,豐富義務植樹的組織形式,組織各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廣泛開展綠地認養、古樹名木保護,營造各種紀念林。
回良玉強調建設現代林業為新建設農村作更大貢獻
新華社武漢9月21日電 全國林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現場會近日在湖北武漢召開。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聯合表彰了首批全國“綠色小康縣”、“綠色小康村”、“綠色小康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為大會致賀信。
國家林業局部署開展三項重要工作 建設現代林業
國家林業局黨組將開展全國林業發展區劃、礦區植被保護與生態恢復工程規劃、舉辦“中國國際林業産業博覽會”確定為2007年的林業重點工作。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雷加富1月24日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專題會議上説,這三項工作是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現代林業建設的基礎性、拓展性和前瞻性工作,目的是從戰略高度明確現代林業發展佈局,發揮林業在礦區生態建設中的作用,促進林業産業健康發展。
黨的十七大代表風采錄—王有德:播綠治沙苦作舟
寧夏靈武市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兼白芨灘防風固沙林場場長王有德(左三)與職工一起在毛烏素沙地邊緣的沙丘上扎草方格(9月3日攝)。被國家授予“治沙英雄”稱號的王有德,20多年來,帶領白芨灘防風固沙林場幹部職工完成治沙造林32萬畝,控制流沙面積36萬畝,經營管理面積由2000年以前的25.9萬畝擴大到現在的147萬畝,固定資産由1985年以前的不足4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4020萬元,林木資産達到6380多萬元。 新華社記者 劉泉龍 攝
新華社銀川9月14日電(記者黃會清)他是中國的“治沙英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毛烏素沙漠邊緣播綠治沙。他叫王有德,現任寧夏靈武市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兼白芨灘防沙林場黨委書記、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