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不打藥了,這菜不用檢了吧?”“那可不行!所有蔬菜‘逢進必檢’。”12月1日,鄭州市農業局派駐鄭州陳砦蔬菜批發市場的農産品檢測員何春枝,一大早就和同伴來到設在菜市場的檢測室開始工作。
鄭州是我國最大的農産品集散地之一。從2003年開始,鄭州市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質量安全關,在全國率先實行蔬菜市場準入制度,隨後又陸續對豬肉、水産品、水果等農産品實行市場準入。市、縣兩級質檢中心投資8461萬元,市財政投資4671萬元建起農産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在市區101家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設立了檢測室。今年前10個月,共抽檢蔬菜71萬批次,銷毀檢測出的不合格蔬菜2.6萬公斤。目前,除鄭州外,河南有10個省轄市已實行了農産品市場準入,年底前18個省轄市將全面啟動農産品市場準入制度。
市場門檻的抬高,直接影響到了生産環節。2003年冬,漯河市龍堂村的2500多公斤胡蘿蔔因為檢測不合格在鄭州市場被全部銷毀。為此,龍堂村下大力氣改良菜田本身以及菜田周圍土壤、水質,並經常邀請檢測人員到蔬菜基地抽檢。現在,他們生産的蔬菜已經通過國家無公害認證,實現了市場免檢。
在嚴把農産品市場準入關的同時,河南通過加強農産品産地環境保護,開展産地認定、産品認證等舉措,目前已經建立像龍堂村這樣的農業標準化生産示範區253個,面積560萬畝;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畜牧業標準化生産示範縣34個,省級標準化養殖小區4200個。
今年9月,農業部對鄭州、商丘農産品批發市場蔬菜進行監督抽查,蔬菜合格率為100%。 (記者 李傑、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