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各地工會:“協商”保障職工參與工資分配的權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協商”保障職工參與工資分配的權益
——各地工會推動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綜述

    新華社杭州4月11日電(記者 劉羊旸、杜宇)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是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和制度,也是市場經濟國家工會的通行做法。記者在10日至11日舉行的全國工會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了解到,各地工會通過推動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使職工參與工資分配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有利於職工增資,企業增效。

    “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改變了過去在分配問題上由企業單方面説了算的局面,初步建立起由企業和職工代表協商解決勞動報酬分配問題的有效機制,使職工參與工資分配的權益得到了保障。”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説。

    同時,工資集體協商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效益穩步增長,職工想盡辦法圍繞企業發展獻計獻策,增産節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了雙贏。

    此外,還促進了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並增強了工會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據張建國介紹,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在推動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中,全總要求各級工會把這項工作作為維權機制建設的核心內容,各地的做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積極爭取地方黨委的領導和政府的支持,建立黨政主導、各方配合、工會推動的工作機制。一些地區還把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機制與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評選勞模等工作有機結合,作為入選申報的一票否決條件,加大了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力度。

    二是依託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合力推進。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河北等省市總工會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共同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有力地推動了各地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建設。一些地方工會依靠黨政,依託勞動關係三方機構,通過召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有力地推動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三是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各級工會努力推動各類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求企業工會代表職工依法行使工資集體協商要約權,把集中要約與動態要約相結合,單個企業要約與區域、行業要約相銜接。江蘇省總工會于2005年率先在全省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並聯合省勞動關係三方共同作出部署。據對江蘇省57個市、縣調查,2006年上半年,基層工會共發出工資協商要約書12000多份,回應率達到95.3%,取得了顯著成效。2006年,四川、重慶、青島等省市相繼發文,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有力地推動了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建設。

    為優化法制環境,各地工會加大源頭參與力度,積極推進相關立法和健全各項配套制度。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制定了“集體合同規定”或“集體合同條例”,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工資集體協商,簽訂工資集體協議,提供了更加適合本地區的法律依據。

    四是開展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各地工會在推行工資集體協商過程中,本著因企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則,企業能夠單獨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簽訂工資協議的,就單獨進行工資集體協商;在企業規模較小,工會力量較弱,不能單獨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的地區,則著重抓好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在同行業企業較多的地方,著重抓好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近幾年,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發展很快,在江蘇、浙江、上海、山西、山東、遼寧等地,很多縣(區)、鄉鎮(街道)的同業行業,如煤礦、家電、醫藥、餐飲、裝飾、紡織服裝、美容美發等行業都建立了行業協會、行業工會聯合會,並開展了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其協商重點主要是計件工資的工時工價和行業工種最低工資。浙江省溫嶺市總工會在新河鎮羊毛衫行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基礎上,已將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擴展到泵業、帽業、鞋業、軸承業等多個行業。

    五是加強指導和培訓,不斷提高協商代表的協商能力。江蘇省各地市已普遍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並進行多批次培訓,目前全省各級工會共聘請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8000多人。河北省制定了建立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制度,詳細規定了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的條件、職責、義務和管理措施。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較好地發揮了熟悉法律法規、政策業務的優勢,到基層授課,答疑解惑,幫助企業測算工資,提供相關政策諮詢和信息服務,指導和幫助起草工資集體合同文本。

中國工會將加強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建設

    新華社杭州4月11日電(記者 劉羊旸、杜宇)中華全國總工會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建設。

    這是記者11日在杭州舉行的全國工會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獲悉的。

    據全總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11個省(區市)建立了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一些地區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委員會、工資集體協商顧問團或工資集體協商指導站等諮詢服務組織。

    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主要從各級勞動、工會、企協、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中選拔,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後,取得相關資格證書,持證對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進行指導。

    實踐證明,加強工資集體協商職工代表和指導員隊伍建設,是解決職工與企業在工資協商中面臨的“地位不平等”“力量不均衡”“素質不匹配”“信息資源不對稱”等突出問題,提高協商談判技巧能力的有效途徑。

    這位負責人説,各級工會要把提高職工代表和指導員協商能力,解決敢於談、善於談問題,作為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基礎和關鍵環節來抓,採取集中學習、交流經驗、典型示範等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大培訓工作力度,培養一批工資集體協商的專家。

    縣級以上工會要抓緊聘請一批熟悉法律、懂得政策、精通業務、善於協商的人員擔任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逐步形成“專兼職”相結合的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委員會、工資協商顧問團或指導站等各具特色的工資協商指導、諮詢組織。

    此外,要加強對企業工會幹部和職工協商代表的保護,幫助他們解除履行職責的後顧之憂。

 
 
 相關鏈結
· 孫春蘭:大力開展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
· 全國工會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杭州召開
· 上海國企工資高低差距超10倍須開展工資集體協商
· 張鳴起:工資集體協商是一些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通行做法
· 河北啟動“工資集體協商月”活動 國內尚屬首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