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8月9日電(記者丁文傑)“以前我們種田的都是自己防病蟲,得什麼病打什麼藥大家都搞不清,今年這裡有了‘機防隊’,專門承包打藥的事兒,我們不但少花了錢,還多産了糧。” 湖南常德市鼎城區鎮德橋鎮同心壩村村民劉大輝在自家田頭對記者説。
記者近日在湖南農村採訪時發現,像劉大輝所説的這種把病蟲害防治“外包”給專業化隊伍的現象正在開始“流行”。湖南省農業廳廳長程海波介紹,目前湖南各地建立了1000多個多元化的病蟲防治服務組織,擁有專業從業人員1.2萬多人,服務面積達到300萬畝以上。
在同心壩村記者採訪了解到,從事農藥經營的常德邦達公司在村裏成立了植保專業化防治服務站,配備先進設備和專業人員開展病蟲害的專業化防治全程承包服務。這種模式的最大好處是通過實行科學用藥而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去年種兩季稻穀每畝光用藥的錢接近200元,今年承包給服務隊後,只需要90元就可以了,光農藥每畝可以節省100元左右,並且如果出現損失,公司還要負責賠償,我們都簽了合同的,對我們來説是穩賺不賠的事兒。”村民謝子清説。
今年同心壩村的早稻中有514畝參加了專業化防治承包服務,根據測算,由於病蟲害防治好,平均畝産450公斤,比沒有參加的農戶平均增産50公斤,因此晚稻種植戶參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達到1108畝。常德邦達公司負責人介紹,由於農民認可,公司的承包面積從去年的三四千畝一下子增加到8萬多畝。
目前在湖南各地有公司承包、農技站承包、植保部門承包等多種模式。湖南省植保專家李一平説,長期以來,我國一些農民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都很“粗放”,選藥不對、用量偏大、多藥混用、廢棄物隨意丟棄等問題嚴重,加上農村基本是老人小孩種田,不僅防治效果不好,還增加了成本,影響到農産品和生態環境的安全。因此,探索專業化防治的模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