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吳晶、王茜)教育部4日印發的《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任課教師要按時下課,做到不拖堂,不利用各種方式變相佔用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不隨意多留課外作業。
這是我國針對青少年近視高發情況,對1988年版的防控工作方案作出的首次修訂。根據方案,班主任要掌握班級學生的視力變化情況,配合校醫(保健教師)做好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學生的分檔管理工作;教育並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讀、寫姿勢;督促學生課間休息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證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鍊;每月至少調整一次學生座位;定期與家長聯絡,督促家長配合做好子女的視力保護工作;督促並指導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方案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做到板書字體清晰、字跡規範;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要調整好字體大小、顏色和光線強度,做到字體、背景簡明清晰,對比度明顯;嚴格控制測驗和考試次數,按照規定要求佈置課外作業,控制學生作業量。
同時,教學管理部門要按照規定的課程計劃,合理安排每週課程和作息時間。按照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課程與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將學生每天一個小時的體育鍛鍊時間列入教學計劃,將上下午眼保健操時間排入課表。此外,方案還對中小學生在校用眼時間、課下作業時間、睡眠時間以及教室硬體設置等作出詳盡規定。
方案出臺恰逢1972年版的眼保健操經過修訂後在北京、天津等地區推廣。有人質疑,如果外部措施無法解決應試教育造成的學生負擔問題,中小學生視力健康仍然難以保障。
據了解,從1985年開始,我國進行了4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最近20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不斷滑坡,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率逐年上升。
我國規定學生睡眠、用眼時間 防控近視眼高發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劉奕湛、吳晶)教育部4日印發的《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對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用眼時間以及作業時間都作出明確規定,希望借此遏制青少年近視眼率居高不下的趨勢。
這是防控工作方案自1988年以來的首次修訂。方案強調,要依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按照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課程與活動,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
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嚴格控制考試的科目與次數,限制課外作業量。不隨意增加學科教學學時,不佔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生上課。學校要統籌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各年級不超過90分鐘。
通知要求,學校可根據教室採光照明情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可調整一次學生座位。根據學生身高變化,及時調整其課桌椅高度。將每天兩次眼保健操時間納入課表,組織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建立視力定期監測制度。每學期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兩次監測,做好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新發病率等各類指標的統計分析,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的學生進行分檔管理,並有針對性地實施相關“防近”措施。切實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
此外,方案還要求學校和教師開展視力保護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教室設置有新規 保證學生好視力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劉奕湛、吳晶)自然採光不足時應及時輔以人工照明、提供與學生身高相符合的課桌椅……教育部在4日印發的《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對教室設置作出明確的硬性規定。
方案指出,保證教室內所有學生合理的用眼距離,教室前排課桌前緣與黑板應有2米以上距離,後排課桌後緣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超過8米,中學不超過8.5米。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提供與學生身高相符合的課桌椅,每間教室內應預置1種至3種不同型號的課桌椅,或配備可調試課桌椅。教室黑板應完整無破損、無眩光,挂筆性能好,便於擦拭;黑板下緣與講臺地面的垂直距離:小學為0.8~0.9米,中學為1~1.1米;講臺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為1.2米。
教室採光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單側採光的教室光線應從學生座位左側射入,雙側採光的教室主採光窗應設在左側;教室墻壁和頂棚為白色或淺色,窗戶應採用無色透明玻璃;教室採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積與室內地面面積之比)不得低於1:6(新建教室採光玻地比應達到1:4)。此外,照明燈具的規格、位置、懸挂方式等也有詳盡數據規定。
據了解,這是我國自1988年以來首次對方案進行修訂。方案不僅對學生上課的環境作出規定,也對學生課上和課下的用眼時間、作業時間,學校對學生視力維護的職責等作出詳盡規定。
我國近視率目前排在世界第二位,小學生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