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同樣精彩的人生——記我國蓬勃發展的殘疾人事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05日   來源:人民日報

    2005年春節,億萬觀眾從熒屏上看到曼妙的舞蹈《千手觀音》,感受到令人震撼的美麗,也認識了那些帶來美麗的殘疾人演員。

    源於“一定要像健全人那樣生活”的信念,24年前為中國獲得第一枚殘奧會金牌的盲人運動員平亞麗,不畏艱難,創辦了3家按摩店。

    聽廣播,曾經是有視力障礙的殘疾人楊清風獲取資訊的重要來源。如今,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成為一名廣播節目主持人。他自信地説:“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實現就業。”

    僅“十五”期間,全國累計扶持貧困殘疾人1166萬,700萬農村殘疾人擺脫貧困,共有594萬殘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國家彩票公益金還幫助5萬多戶無房或極度危房戶殘疾人改善了居住條件。

    改革開放30年來,全國為盲、聾、智殘少年兒童興辦的特殊教育學校已發展到1667所,義務教育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2803個,在校盲、聾、智殘學生達58萬人,入學率達80%。而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接受專科、本科教育的殘疾人約3萬人,特別是近幾年來,每年都有約4000人通過考試被國內高校錄取。

    ……

    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事實,無不折射出中國殘疾人事業的蓬勃發展。

    法律法規日益完善

    我國現有8300多萬殘疾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34%。為保障殘疾人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我國先後頒布實施了一系列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律、法規,涉及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法律就有50多部;我國還頒布實施了《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等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專門性法律、法規。

    2004年底,中國啟動了《殘疾人保障法》的修改工作,2008年4月2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修訂後的殘疾人保障法,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律體系不斷得到健全和完善。

    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進一步改善,許多殘疾人、殘疾人親屬當選為人大代表或被推薦為政協委員,進入各級人大、政協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據2006年的統計,全國共有1078名殘疾人、殘疾人親屬和殘疾人工作者當選為縣級以上人大代表;全國共有2169名殘疾人、殘疾人親屬和殘疾人工作者被推薦為縣級以上政協委員。

    人性關懷不斷提高

    家住北京東城區的劉先生深有體會地説:“現在北京公共設施普遍配套建設無障礙,使我們腿腳不方便的肢殘人出行方便多了。”北京市123座地鐵站每站都有一個站口可以乘坐升降平臺,實現無障礙通行。殘疾人進出地鐵站時,工作人員還會協助他們使用。北京殘奧會開幕在即,輪椅升降平臺、殘疾人專用衛生間、低底盤公交車等“無障礙”設施在北京隨處可見。

    而這些,只是全國各地建設無障礙設施的一個縮影,尊重殘疾人、關愛殘疾人的“無障礙”服務觀念已逐漸深入人心……

    為營造殘疾人融入社會生活的無障礙環境,保障殘疾人權益,中國殘聯和建設部等相關部委先後頒布實施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特殊教育學校無障礙設計規範》、《鐵路旅客車站無障礙設計規範》等一系列無障礙規範,並於2004年命名了12個全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範城市。“十一五”期間,我國還將在全國範圍內建成100個無障礙建設城市。

    同時,國家還積極加強信息交流無障礙工作,推動政務信息公開無障礙,推動電視新聞、電影、電視劇加配字幕,鼓勵電視臺開辦手語節目,在重點公共場所建立信息屏幕系統,為聾人提供手語翻譯或者書面語文字交流援助,從而確保殘疾人能夠充分、有效地融入社會生活。 

    康復服務全面展開

    杭州下城區東新社區的俞錫梁,3年前因中風半身不遂,現在可以拄著拐杖下樓幫助妻子照看店面了。他把這一切歸功於社區醫生每天上門對他進行康復訓練。在全國像俞錫梁這樣享有康復服務的受益面迅速擴大。

    對殘疾人來説,康復是終身的需求。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民政部、財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國殘聯等6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總體目標:到2015年,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經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幾個殘疾人事業五年規劃的實施和推動,已有1330多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建設逐步加強;殘疾人康復人才隊伍逐步壯大;社區康復工作在示範區培育活動的帶動和社區建設、社區衛生服務的大環境下穩步推進,全面開展,“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逐步成為現實;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康復等項目的實施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救助等政策的納入,使貧困殘疾人康復救助與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愛耳日”、“愛眼日”等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康復知識普及率和殘疾人自我康復意識顯著提高;積極開展殘疾預防,減少了殘疾發生。總體來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教育就業力度加大

    改革開放以來,殘疾人教育已初步形成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殊教育體系,殘疾人教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989年,教育部、財政部、原國家計委、民政部和中國殘聯共同出資,設立中央特殊教育專項補助費,每年2300萬元,用於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2001年起,該項補助費提高至每年2720萬元。截至2006年,已累計投入近5.5億元人民幣。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也設立了特教補助費。

    由於殘疾影響和外界障礙,在勞動力市場競爭中,殘疾人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就業較其他人群存在更多的困難和問題。為了切實保障殘疾人平等就業的權利,我國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對於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務院和相關部門還相繼制定了一系列促進殘疾人勞動就業的政策和文件,對於不同時期殘疾人就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予以有力的指導和支持。

    目前,全國已建成地市級以上殘疾人文化活動場所1036個,體育活動場所1324個。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出訪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的演出贏得全世界的讚譽。在雅典殘奧會上,中國代表團以63枚金牌的成績,第一次成為各參賽代表團的“領頭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裏,我們欣喜地看到,殘疾人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在感動別人的同時,也激勵著自己。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使我們的社會更有活力,更加溫暖,更富生機,他們的人生同樣精彩。(柳曉森 潘躍)

關愛從康復開始—不斷發展的中國殘疾人康復工作

    9月2日,在丁香園社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內,一名家長帶著殘疾兒童做康復訓練。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是全國殘疾人社區示範康復區,區內56個社區均設有殘疾人康復中心,其中的丁香園社區康復中心,可進行針灸按摩治療、康復訓練、殘疾人教育等活動,3年來這裡共接待了200多名殘疾人。 新華社記者 江威 攝

    殘疾人康復工作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民政部、中國殘聯等六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總體目標: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發達地區的農村,有 需求的殘疾人普遍得到康復服務;欠發達地區的農村達到70%以上。到2015年,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北京2008殘奧會,為實現這一目標注入了新的動力,提供了新的契機。因為,殘奧會本身,就是從二戰傷殘老兵為了康復而進行的體育鍛鍊中逐漸發展而來的。

改革開放30年我國殘疾人事業綜述:同一片藍天下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記者譚浩、周婷玉、劉錚)18年前,當重度殘疾的厲才茂參加高考時,因為很多專業不接收殘疾人入學,他考了3年才得以入學。“現在只要成績合格就能入學。”現任北京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厲才茂對記者回憶起往事感慨萬分。

為夢想插上翅膀--2007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巡禮

 

    8月30日,國際殘奧委會主席菲利普·克雷文和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奧組委執行主席鄧樸方(右)在北京殘奧村和平廣場,為《殘疾人權利公約》紀念墻揭幕。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記者 孫聞)“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這是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一條所申明的立法宗旨。其實這也正是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大家庭對待這些身體不便的兄弟姐妹的一貫主張。

 
 
 相關鏈結
· 遼寧省以“助殘工程”為載體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
· 改革開放30年我國殘疾人事業綜述:同一片藍天下
· 為夢想插上翅膀--2007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巡禮
· 陜西省的殘疾人事業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