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救撈將走專業應急搶險資源綜合利用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大連9月18日電(記者 林紅梅)“一旦發生關聯性強、面積大、時間長、災種多的突發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重大突發事件,中國迫切需要一支綜合性常備應急救援力量。中國救撈將走專業應急搶險資源綜合利用之路。”

    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局長宋家慧18日在此間閉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救撈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

    專業救撈隊伍關鍵時刻能衝得上去

    今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發生特大地震。中國救撈派遣4架專業救助直升機,奔赴地震災區執行搶險任務。共完成抗震搶險36起,運送救災物資13.9噸,救助遇險人員225名,開創了海上專業救助直升機執行山區搶險救災的先河。

    宋家慧對記者説,實踐證明,專業救撈隊伍忠誠、堅強、勇敢和執著,是一支在關鍵時刻能衝得上去、救得下來的國家應急救援隊伍。

    宋家慧指出,今年以來,中國遭受了包括雨雪冰凍在內的多起不同種類的嚴重災害。世界上威脅和平、阻礙發展的恐怖主義活動日益猖獗。一旦發生關聯性強、面積大、時間長、災種多的突發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恐怖襲擊,迫切需要一支綜合性常備應急救援力量。

    新形勢下中國救撈的功能定位

    宋家慧指出,有效實施危機管理,直接關係到政府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以及威信和形象,直接影響著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放眼世界各國,危機管理都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問題。面對多樣化的自然災難、事故災難,中國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著手建設不同類型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響應機制,中國救撈就是其中的一支專業應急隊伍。

    宋家慧介紹,中國救撈是中國政府的海上應急搶險專業隊伍,集專業技能和通用技能、專業裝備和通用裝備于一身。面對政府的要求和民眾的需求,中國救撈理所當然應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將有限的應急搶險資源使用在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上。

    宋家慧表示,中國救撈修正發展定位,決心走專業應急搶險資源綜合利用之路。一方面嚴格履行海上人命救助、環境救助和財産救助三大職責;另一方面,加強陸域救助搶險能力建設,拓展專業領域覆蓋,逐步開展道路救援、空難救援、反恐救援以及其他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的救援,綜合利用應急資源,為政府危機管理提供專業支持。

    中國救撈新的建設方向

    中國救撈已創建57年,作為國家海上唯一的專業救助打撈救援隊伍,已經形成了救助隊伍、打撈隊伍、飛行隊伍三位一體的隊伍建制;承擔了人命救助、財産救助、環境救助三位一體的崗位職責;具備了空中立體救助、水面快速反應、水下潛水打撈三位一體的綜合功能。

    宋家慧指出,中國救撈已經具備了應對和處置各類海上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並且,已經為開展陸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反恐救援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能力在參與四川特大地震應急搶險中,得到了最好的檢驗和最充分的肯定。

    宋家慧表示,今後在建設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上,將著力突出三個方面:

    一是特色管理體制的加強。中國救撈的救助隊伍、打撈隊伍、飛行隊伍三位一體的隊伍特色建制,人命救助、財産救助、環境救助三位一體的崗位特色職責,空中立體救助、水面快速反應、水下潛水打撈三位一體的特色綜合功能,是多年以來適應海上應急救助和搶險打撈的需求形成的,今後要進一步加強。二是特色功能定位的拓展,開展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緊急處置和反恐應急救援,促進救撈專業應急資源綜合利用。由此引起的跨區調度作業問題、多樣化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培養問題,以及精確化、網絡化、一體化、系統化的專項預案建設問題,亟待借鑒或引進中外同行先進管理模式、精湛專業裝備、針對處置技術來解決。三是複合型特色人才的培養。中國救撈迫切需要知識複合、能力複合、思維複合的創新型、外向型救撈人才。

    宋家慧在論壇上呼籲,中國救撈期待就未來發展定位與全球業界合作,開展道路救援、空難救援、反恐救援以及其他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的救援,推動中國救撈專業應急資源的綜合利用,促進中國救撈與國際接軌。

 
 
 相關鏈結
· 交通運輸部印發公路水路交通結構調整指導意見
· 交通運輸部公佈六個交通行政執法規範並徵求意見
·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出席第五屆中國國際救撈論壇
· 交通運輸部就交通行政執法用語等行為規範徵意見
· 交通運輸部發汶川地震災後公路恢復重建技術指南
· 交通運輸部在東海海域部署8艘專業救助船待颱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