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做好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準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 徐壯志 李宣良)包裹在防護罩內的巨大箭體挺拔矗立在高高的發射塔架上,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已經進入倒計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崔吉俊2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經做好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一切準備。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施期間,將由飛行乘組中2名航天員進入飛船軌道艙,著艙外航天服完成出艙活動準備,其中1名航天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並完成有關空間科學實驗操作。按照飛行訓練計劃,航天員已完成出艙活動理論訓練和專業技術訓練,重點開展了艙外航天服與飛船氣閘艙設備操作、水槽模擬失重訓練、出艙程序模擬器訓練、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等項目,並進行了有關任務聯合演練。這是航天員在水下模擬太空出艙訓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秦憲安 攝)

    崔吉俊説,火箭、飛船、逃逸塔已完成對接,在總裝廠房垂直組裝完畢後已經運抵發射塔並完成各項檢測。各系統的工作狀態良好,飛船和火箭推進劑均已加注完畢,具備發射條件。

    與神五、神六發射任務相比,這次航天員的人數增加到3人,還要進行出艙活動、釋放小衛星、開展科學實驗等活動,火箭、飛船均進行了大量技術改變,發射場系統因此也調整了許多技術狀態。

    崔吉俊介紹,為保證發射成功、確保航天員安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對發射場所有設備開展了檢修改造和研發工作,制定了更加科學、合理、詳細的測試發射工藝流程。重點對發射場與航天産品、航天員安全相關聯的設備進行了改造和可靠性提高。火箭推進劑加注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加注更加可靠、更加直觀。發射塔架上航天員逃逸滑帶進行了更新,以保障航天員在緊急情況下順利撤離。

    9月2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崔吉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在為神舟七號飛船的發射進行最後準備,有信心有能力圓滿完成發射任務。” 這是發射場氣象臺在施放高空探測氣球,來測量高空風向、風速、溫度、濕度(資料照片)。新華社發(秦憲安 攝)

    崔吉俊説,發射中心的技術隊伍也進行了嚴格訓練,新研製了發射場一體化訓練系統並投入使用,使所有科技人員得到了充分訓練。

    “通過3年多的準備,發射場各系統處於良好工作狀態,能保證神七發射順利進行。” 崔吉俊説。

發射場系統總指揮:發射場更加安全可靠 確保神七順利升空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徐壯志、李宣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崔吉俊2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發射場系統在神舟七號飛船前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準備,確保發射場更加安全可靠。

    一是對發射場的發射設備分兩個階段進行了兩輪檢修檢測。第一階段從2007年7月至11月,對所有發射設備進行了全面檢修檢測和運行考核;第二階段是今年4月至7月,對所有發射設備進行了再次檢修檢測,確保所有設備都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二是制訂完善了上百份各類方案預案,力爭做到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都有預案。特別注重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一旦出現預想的問題,確保預案能夠像操作規程一樣,一步一步有序實施。

    三是強化了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在50年的建設發展中,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不斷積累完善了許多規章制度。在神舟七號發射任務中,發射中心又把各類規章制度進行了不斷的完善修訂,保證在測試發射中得到最好的落實。

神舟七號緣何9月底發射?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李宣良、鞏琳萌)神舟五號和六號飛船均在10月中旬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為何選擇在9月底發射?航天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這是為確保航天員出艙活動成功、經過精確計算作出的選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介紹,為保證神七航天員出艙安全,必須努力使活動在陽照面進行,這樣也可確保下傳的圖像更加清晰。而且,航天員能夠在白天返回地面,更加有利於搜救。經過大量計算,飛船在9月底發射,完全可以保證陽面出艙,返回的時候天還不太黑。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席氣象預報員劉漢説,根據多年氣象資料的分析,9月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天氣以晴好為主,特別是傍晚氣象條件穩定,十分適合飛船的發射。

載人航天火箭系統“70後”挑大梁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張汨汨、李宣良)在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35歲以下年輕人佔到了三分之二,“70後”如今已成為研發隊伍的中堅力量。

    “我們有了老、中、青搭配合理、後勁十足的人才梯隊。”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説。

    國家政策的不斷傾斜,載人航天工程影響的不斷擴大,使航天事業有了越來越強的吸引力。曾經門可羅雀的招聘點,現在“擠破頭”。許多一流高校的畢業生,爭相向航天科技集團投送簡歷。

    “近幾年,火箭技術研究院每年要吸收幾十個新人,人才素質不斷提高。”荊木春説。

    連續不斷的發射任務、不斷增大的工作量,也促進了年輕人的快速成長。“過去一個人幾年僅研究一個單機,現在幾項任務同時開展,一個人負責幾十個單機。年輕人來到這裡,就像進了強化班,提高非常快。” 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宋徵宇説,他在35歲時就已擔任副總設計師職務。

    “早些年,即使要擔當一個副主任設計師,沒有10年時間根本不可能。”荊木春説,“而現在,30多歲當廠所領導、20多歲當主任設計師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多年的探索研究,火箭系統已擁有了一套完整的研發流程,“我們有實施規範、設計手段、評價標準,還有大量典型的參考事例,成熟的研發體系,推動了人才的快速成長,新人到了我們這兒,有的在很短時間就能擔當重任。”宋徵宇説。

    青春血液的注入,使得火箭團隊增添了許多時尚與新潮。然而,“火箭”精神綿延幾十年的脈絡,卻一直清晰。老一輩“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如今被強化成“更嚴、更細、更慎、更實”。在新老“火箭人”的共同努力下,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可靠性評估指標從過去的0.97提高到0.9807,更安全、更可靠、更舒適。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4艘專業救助船執行"神舟七號"海上應急救援保障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新聞中心25日開始接待服務
· 中國氣象局:四大空間天氣因素影響“神舟七號”
· 神舟七號完成船箭組合 將於近日轉運至發射塔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