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做好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準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揭秘中國“模擬航天員”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白瑞雪、孫彥新)30歲的王在,或許是中國參加真空實驗最多的人。除了“航天員系統總體室主管設計師”的頭銜,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模擬航天員”。

    真空,是中國航天員將在神七任務中首次面臨的環境。從2004年至今,王在曾先後6次進入低壓艙,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完成了兩項任務:測試艙外航天服在真空中的工作性能,編寫神七航天員的出艙活動程序。

    身高近1.80米、健康結實的王在,是通過醫學選拔後成為“模擬航天員”的。但低壓艙裏的真空環境,仍然讓他産生了耳膜疼痛等輕微不適。“跟飛機起降時耳朵的感覺差不多,但低壓艙和艙外服加減壓力的過程比飛機起降更快。”

    航天員的培養和訓練,在我國是一件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究竟什麼樣的訓練才是有效的?很多項目,不得不在實踐中一邊摸索,一邊制訂訓練方法。而14名航天員是國家的“寶貝”,不能什麼實驗都讓他們親自去做。因此,中國航天員中心組建了一支特殊的隊伍:“模擬航天員”。

    據航天醫學工程總體研究室主任劉偉波介紹,“模擬航天員”由科研人員、教員和鍛鍊員組成,他們的任務是通過實際體驗總結航天員訓練方法,並培養一支滿足任務需求的教員隊伍。

    在進入載人航天領域之前,王在是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和國家一級乒乓球運動員。原本作為航天員體育教員招入中國航天員中心的他,並沒有從事自己的專業,而是走上了航天員選拔與訓練的科研之路。

    從離心機、轉椅訓練到高空跳傘、海上救生,凡是挑戰生理極限、具有風險的訓練和操作,王在和他的“模擬航天員”同事們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出艙行走,是神舟七號的新課題。在青島的水下“實驗室”,教員們一次次負重進入10米深的水下,每次工作時間長達5個小時。出艙程序和操作規範,就這樣在比地面多出1個大氣壓力的環境中一次次修改、完善。

    航天員進行的所有訓練,醫生也幾乎都體驗過。航天員首席醫監醫保醫生李勇枝博士説:“野外生存訓練,我們和航天員一起在大森林裏待了72個小時;跳傘、水面濺落,我們也硬著頭皮往下跳;體驗火箭上升段的振動,我們醫生鑽進模擬器,震得腮幫子又酸又疼。可以説,哪有航天員,哪就有我們。”

    對於風險,“模擬航天員”們了然於心。

    “每次進低壓艙之前,我都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王在説,“不過,他們知道後並沒有責怪我。他們和我一樣,對我們的科研團隊和訓練設備有信心。”

中國具備培訓外國航天員的技術能力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白瑞雪、孫彥新)中國航天員中心負責人24日向記者表示,中國在技術上已具備培養外國航天員的能力。

    航天員中心主任、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和總設計師陳善廣説,選拔和訓練航天員,是一個國家能夠獨立自主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一項重要標誌。兩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表明中國以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航天醫學工程學科和航天員訓練體系,具備了獨立培養航天員的技術能力。

    承擔中國航天員培訓任務的中國航天員中心是世界上第3個航天員中心,承擔著載人航天工程中航天員選拔訓練、航天員醫監醫保、航天服和航天食品研製、航天特因環境的影響防護、飛船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研製等任務,被譽為“中國航天員成長的搖籃”。

    針對神舟七號航天員的出艙任務,中國航天員中心成功研製出艙外航天服、飛船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等産品和失重水槽、低壓艙、出艙活動程序訓練器等大型地面設備。陳善廣説,這些設備既與國際基本接軌,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出艙活動順利完成的話,表明我們具備了出艙活動的訓練能力,我們培養航天員的能力又將前進一大步。”陳善廣説。

    從1998年至今,中國航天員接受了10年的培訓。

    “實際上,到2003年,他們已經全部具備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能力,這之後的訓練主要是針對具體的任務。”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説,“10年的訓練時間與國際上相比,不算長也不算短。”

    “載人航天規模龐大、技術複雜、耗資巨大,國際合作是必然趨勢。”陳善廣表示,培養國際性航天員,是中國航天員中心未來規劃中的一個目標。

專家展望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展前景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張汨汨)“一個系列,兩種推進劑,三種模塊”是火箭專家們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規劃的藍圖。

    “新一代運載火箭已經呼之欲出,許多關鍵技術的攻關進展順利。”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説。

    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總體發展思路包括:

    思路一:兩種推進劑。

    現有的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推進劑有污染、毒性大,生産和使用都不方便。新一代火箭將使用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兩種新型推進劑。

    “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燃燒後形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無毒無污染。”荊木春説,新的推進劑資源豐富,生産方便,價格便宜。它們所組裝的高壓補燃發動機性能高、推力大,更加安全可靠。

    思路二:三種模塊。

    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由5米直徑模塊、3.35米直徑模塊和2.25米直徑模塊等組成,不同的模塊進行不同的組合,可以滿足不同的任務需求。

    “模塊化的組合設計,可以克服目前我國火箭‘型號多、功能單一、研製重復’的缺點,有助於實現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荊木春説。

    思路三:一個系列。

    三種模板進行不同組合,可以組成大、中、小各種構型的運載火箭,既可以發射空間站,也可以發射小型衛星,包括我們目前能夠發射衛星的所有序列都能覆蓋到。

    “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不僅會大大提高我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提高我國在世界航天發射市場的競爭地位,也將為我國未來航天事業的發展打下牢固基礎。”荊木春説。

中國志願者助推神舟七號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白瑞雪、孫彥新)記者日前從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了解到,神舟七號任務備戰期間,從普通人中徵召、選拔的志願者第一次參與了中國的大型航天醫學實驗,為航天生理機能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

    2007年11月,由21名志願者參加的國內首次中長期“頭低位60天臥床實驗”,在中國航天員中心啟動。

    這項取名為“地星一號”的實驗過程長達60天,報名並通過選拔的志願者,持續平躺了1440個小時,吃喝拉撒、洗臉刷牙全部在床上完成。

    “剛開始的第一天我覺得很好玩。7個男人在一間屋裏,有足夠的時間侃大山。”一位志願者回憶説,“到第3天,就不覺得這日子是享受了——我開始頭暈目眩……我幾乎不去算日子了,老師告訴我們實驗過去了一半,我們既高興又沮喪……最後的兩三天特別漫長,我幾乎整夜沒有合眼……實驗樓外的計時器終於響起來了,那是起床的鬧鈴嗎?我們終於可以起床啦!”

    實驗的最初目標是,至少15人完成60天臥床實驗。到實驗結束時,參加實驗的21人全部完成。他們每天的生理狀況測試結果,為太空失重對人體心血管的影響、阻抗振動對空間骨丟失和肌肉萎縮的對抗作用、失重狀態下中國傳統中藥對人體的防護作用3大主要實驗項目提供了寶貴的研究數據。

    這項實驗的技術負責人、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博士説,隨著神五、神六突破了載人航天的一些核心技術,能否克服失重對身體的影響從而實現長時間在軌駐留,成為中國進一步探索空間的一個關鍵問題。而“頭低位”臥床實驗,則是世界各國公認的研究人體失重狀態身體機能的最好方式之一。

    “我們都知道,堅持躺60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雖然不少人在中途有過退出的念頭,但志願者們最終都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下來了,我們非常感動。”李瑩輝説,“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全國人民的支持。”

    香港中文大學等也共同參與了這次實驗。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4艘專業救助船執行"神舟七號"海上應急救援保障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新聞中心25日開始接待服務
· 中國氣象局:四大空間天氣因素影響“神舟七號”
· 神舟七號完成船箭組合 將於近日轉運至發射塔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