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紀念改革開放30年:改革開放讓中國人夢想成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11月5日電(記者 淩廣志、王攀、明星)

    改革開放30年給中國人帶來的最大機會是什麼?

    有人説是勤勞致富,有人説是更優裕的生活。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的一個個故事表明,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巨大變化是夢想的多彩和實現渠道的多樣,最大的機會是有了享受夢想成真的機會。

    在改革開放30年的如歌歲月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夢想變成現實,讓13億中國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和希望。

    黃土地上的夢想“變奏曲”

    30年前,農民陳廣富不僅不“富”,填飽肚子都是個大問題。

    出生於粵西貧困地區的他,16歲時曾一人獨自去海南打工,賣過花生米也賣過魷魚,全部家當就是一件短袖襯衫和一條褲子。

    “在改革開放前,我就走了不少地方,非常辛苦。”陳廣富説,“老夢想著富裕,可我們那時哪富得起來啊。”

    當改革開放的號角從農村吹響的時候,“致富夢”如同春草一般從陳廣富的內心深處復蘇發芽。他回到家鄉,開始經營魚粉加工業。“那時心裏想,也許有一天能真正富起來。”

    隨著農村改革力度不斷加大,陳廣富的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擁有船隊、魚粉廠、綜合種養場、豬場、飼料廠、研究所、果園等8家分支企業的大企業。

    “從取消農業稅,到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國家政策每調整一大步,我們就能跟著發展一大步。現在自己富不算什麼,我建了扶貧基地,想著幫大家一起變富裕。”陳廣富説。

    從溫飽到致富、再到共同富裕,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大地上奏響的,是各種夢想交相輝映的“變奏曲”。

    一些人,實現了自己的“種糧夢”——曾發誓絕不種田的南昌縣蔣巷鄉青年盧國平,今天卻成了全國響噹噹的種糧大戶;河南正陽縣農民葉柏林從9歲時一家7口人種9畝地到現在種地超過4500畝,夢想從“填飽肚子”變成了“數票子”。

    一些人,實現了自己的“企業夢”——1985年,山東曹縣溫莊鄉農民劉振義萌發了把村裏人創作的柳編籃子、櫃子賣給外國人的念頭,30年後,他和同伴一起創立的工藝品廠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

    “20年前的廣交會上,我們整天就蹲在會場外,直勾勾地瞪著兩隻眼睛,看國營單位的交易員出現,再去打聽他們代銷的産品究竟賣出了多少。酸甜苦辣數也數不清。”劉振義説,“現在,我們有了自營進出口權,目標是創建世界名牌!”

    30年間,改革開放還讓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就業。在億萬農民工成為産業工人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中國農村延續千年的“鄉土夢”也悄然發生改變。

    53歲的四川南充農民朱丕均最近有些煩心事:他已經在深圳打工多年,夢想著“告老還鄉”,但28歲的兒子朱波一心想長久地留在當地,開公司,搞外貿。

    “心大是好事,可不踏實,光靠網上拉生意,我覺得不可靠著呢。”朱丕均説。

    可是朱波對自己的夢想充滿了信心:這個通過網絡找到了女朋友的新一代農民子弟,已經將城市視為屬於自己的發展天地。

    “學習別人的經驗,將來再找機會自己發展。父親的夢想已經完成,我要實現的,是自己的夢想。”朱波説。

    現在,廣東有著3000多萬名外來務工人員,他們中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入了城市化進程之中。

    事實上,也正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開放的不斷擴大,今天廣大中國農民不僅懷著“致富夢”,還在社會公共服務、民主政治權益保障、消除城鄉二元壁壘等方面有著更為遠大的“發展夢”。

    “作為農民工,我做夢都沒想過能當選為廣東省人大代表。”今年36歲的張志亞説。

    2001年,他從江蘇南下深圳打工,從保安、工人成長為公司經理。在深圳的7年中,從追討欠薪到協調解決企業勞資糾紛,他一直在幫助廣大農民工同伴維護合法權益。

    “我一直夢想著能有更好的機會為大家服務,當選為人大代表後,我要為大家做更多的實事。”張志亞説。

    “夢工廠”雨後春筍放飛斑斕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在中國改革開放進入十幾年後,這句名言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熟悉和引用,並成為很多人的行動宣言。

    從全民創業熱潮興起、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到科技人員和部分機關幹部“下海”,經濟的繁榮催生了新三百六十行,越來越多的人“跳槽”幹上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富裕起來的人們對文化娛樂活動更為渴望,眾多的歌星、影星、模特在自己圓夢的同時也如繁星點綴著生活的天空;人們的傳統觀念也從過去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張揚個性的工作和生活在突破傳統中自得其樂。江西撫州的一位熱愛電影的電影放映員,就在做生意賺錢後自己創辦了影視公司,投資拍攝了幾部受到熱捧的古裝電視劇,為自己搭建了一座“夢工廠”。

    為人們實現放飛斑斕夢想搭建平臺的各類“夢工廠”,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種文化現象。以電視臺為主力機構紛紛舉辦模特大賽、夢想中國、挑戰主持人、大學生辯論賽,“紅樓夢”電視劇選秀等活動層出不窮,為人們提供了各種施展才華、激發潛能的廣闊舞臺,一批批年輕人脫穎而出。

    從湖南師大中文系畢業的魏文彬,就是一個搭建“夢工廠”的人。1991年,他就任湖南電視臺臺長後,在湘西懷化一個吊角樓山寨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夜晚的山寨寒風凜冽,麻石小街上站滿了淳樸的鄉民,這些人聚在一起,並非舉行隆重的節慶,而是看電視。

    “我看到小小的黑白電視屏幕上,播放的是湖南電視臺一個空洞而蒼白的專題片,節目水平很低,實在對不起熱心的電視觀眾啊!”為老百姓提供優質的精神産品,讓電視節目為觀眾帶來更多快樂,成了魏文彬的責任和夢想。

    隨著一場深刻的文化管理體制的變革,魏文彬和他的同事們在地方廣電傳媒領域進行了大膽而睿智的創新,一檔檔以普通群眾為主角的節目火暴熒屏。

    正是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四川音樂學院的女大學生李宇春才能通過全新的電視節目和運作機制,實現個人的夢想。而海南小夥子陳楚生也憑藉著他的歌聲,征服了數以百萬的歌迷,登上了2007年“快樂男聲”節目的最高領獎臺。在他們成功的背後,是更多年輕人放鬆自由地追逐夢想的身影。

    事實證明,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已經實現和正在實現的夢想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不一定需要成為專職作家,也可以通過網絡“出版”作品;不一定是專業的舞蹈演員,也一樣可以擁有廣闊舞臺。

    由於體制的變革,人們獲得社會資源、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同改革開放前相比,顯得更加多元化和市場化;而人們對待不同形式、不同內涵的夢想,也更加包容和寬厚。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説,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説,改革開放令中國社會顯得日益“個性張揚”。

    中國人追逐夢想的廣闊天地

    在今年12月底,將在廣州舉行的“中國留學歸國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迎來十週年慶典。“面臨金融危機,我們相信會有相當人數的留學生願意回國參加留交會。”廣州留交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詹德村説,“因為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證明,當前的中國,已經真正成為中國人追逐和實現夢想的廣闊天地。”

    據教育部統計,1978年到2007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21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約32萬人。30年來出國留學規模擴大了168倍。

    1982年,20歲出頭的鄭中立奔赴美國耶魯大學深造。剛下飛機,眼前的城市景象一下子就把這位從河北農村走出來的小夥子給“震”住了。

    “當時就一個想法:不知道我們中國用100年的時間,能不能趕上人家那個水平?”鄭中立説。

    然而,歷史前進的速度超過鄭中立的想像。2001年前後,已經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並輾轉任職于多所美國大型企業的鄭中立得到一個機會,前去大連參觀訪問。

    “那是留學後第一次回國訪問,也是第一次全方位親眼目睹改革開放的成就。觸動之大,和當年第一次看到美國時差不多。那時,我腦海就一句話:中國有戲了。”鄭中立説。

    從那時起,鄭中立的歸國創業夢日益清晰。他説,自己的夢想並不是建立在空想的基礎上:“發達國家目前仍在很多科技領域保持了技術優勢,但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積累,中國在技術向市場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就更多,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發展,中國企業在更多的領域引領世界科技潮流也是有希望的。”

    現在,歸國創業兩年多的鄭中立已經創辦了三家企業,除了從事化工材料開發和生物外包産業外,他還參與組建了一個留學歸國人員産業孵化基地的建設。

    “和我一起前往耶魯留學的人中,已經有不少人回國發展了。未來可預見的是,會有更多留學生返回祖國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鄭中立説,“事實證明,現在中國飛速發展,越晚回來,機遇越容易擦肩而過。”

    統計顯示,僅廣州一地,目前已有回國留學人員16000余人,留學人員累計創辦企業超過1200家。從北京、上海到西安、長春,留學歸國人員創辦的各類企業機構如雨後春筍。

    在廣州開發區裏,一家主要由留學歸國人員建立的威創公司已經成為當地科技創新企業的典範。公司副總經理陳宇説:“我們親身感受到,隨著改革開放深入,中國正在調整發展戰略,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當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開始轉型的時候,你想想看,機會對於我們這些高科技企業來説,會是多麼大!”

    正在南開大學任職的留學生沈月全説,吸引他回來的主要因素是中國科研的大環境比國外優越得多,國家支持力度非常大,敢於讓年輕人挑重擔;正在清華大學任職的美國博士何平説,中國成功實現了經濟轉型,從經濟結構到經濟理論,國內有大量的領域等待他們去開發……

    不同的歸國創業道路,卻擁有共同的感悟: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正激發著人們産生多姿多彩的夢想,並有著最廣闊的天空放飛夢想。

    廣州留交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詹德村説,目前,中國已經迎來了上世紀以來第二次留學人員歸國熱潮,同第一次相比,沒有變的,是富強中國的理想;變化的,是更多充滿個性、寬鬆而開放的夢想,而在持續不斷的改革開放步伐中,這些夢想將一一變為現實。

 
 
 相關鏈結
· 改革開放30年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取得了輝煌成就
· 改革開放30年來 中國絕對貧困人口減少了2.35億
· 改革開放30年我國城市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成績顯著
· 改革開放30年人口素質全面提高就業人員成倍增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