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文化部組織義務慰問演出團體溫暖四川地震重災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3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1月31日電(記者 璩靜、楊迪)臘月二十六至正月初六,汶川大地震後的第一個新春佳節。為讓四川災區群眾過個歡樂年,由文化部組織的慰問演出團體日夜兼程,奔赴四川綿竹、北川、汶川等極重災區進行義務演出。

    此次義務演出規模之大、歷時之長、場次之多,在文化部組織的節日巡演中尚屬首次。

    李谷一、麼紅、馬梅、萬山紅、孫健、佟大為、陳建斌、寇振海、斯琴格日勒、孫毅、韓延文、郭蓉、趙大地、阿寶……這些觀眾耳熟能詳的老中青三代演員積極響應參加慰問演出。

    大巴車的一角,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正捂著熱水袋忙著化粧。旁邊的工作人員説,天氣又濕又冷,李老師堅持只穿一件單衣演出。李谷一則表示,能在大年三十為災區人民演出“送高興”,再苦再累也值得。

    一天兩場、日行千里、連續作戰,每天不到六點起床,演出回到賓館已到晚八點,急行軍似的演出日程讓人很難吃得消。顧不得路途顛簸、舟車勞頓、羽絨服拿來就蓋、車上搖搖晃晃就打個盹、穿著薄薄的演出服上臺就演就唱,是災區一線的藝術家們最真實的寫照。

    但李谷一説,“群眾都從十里八鄉趕來了,我們還有啥説的。”

    流動舞臺車後,擔任演出主持的演員佟大為正在一遍遍地串臺詞。一般來説,春節期間是演出旺季,義務巡演會影響收入。然而,佟大為説:“地震時,我在拍新戲,現在有了為災區人民表演的機會,這比什麼都珍貴。”

    一位為慰問演出服務的北川幹部説,藝術家們都很平易近人,你看不到他們的腕兒氣,有的只是無窮的幹勁兒。

    美聲、民歌、京劇、小品、通俗歌曲、詩歌朗誦、嗩吶演奏……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場演出,節目精彩紛呈、贏得掌聲陣陣。每到一地,百姓們扶老攜幼,爭相一睹藝術家風采。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男高音歌唱家丁毅的一曲《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點燃了北川縣擂鼓鎮群眾心頭的激情。

    著名歌唱家尤鴻斐的《我和我的祖國》和歌唱家孫毅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讓這個在地震中失去家園的硬漢子眼裏噙滿了淚水。他説:“我們會心懷感恩,不等不靠,重建家園,回報所有關心幫助過我們的人!”

    此情此景,讓北川縣縣長經大忠感慨萬分。“地震後,心靈重建和物質重建同樣重要。藝術家奉獻的精彩表演,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中國人民血脈相連、堅不可摧的凝聚力。”

    葉浪的詩《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讓身材嬌小的青年演員謝蘭發出肺腑的最強音:“那是一張熟悉的臉,是我痛失親人後看到的最真切的笑臉,眼裏閃著淚花,話裏充滿著力量,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曾因在電視劇《大宅門》中出演香秀而一炮走紅的謝蘭説,汶川、北川、都江堰一路走來,看到災區人民的逐漸改善的生活、節日裏綻放的災區兒童笑臉,非常欣慰。經過兩天的演出,藝術家們對災區有了切身的感受。陜北民歌藝術家趙大地説:“我感到災區人民的渴望,他們需要藝術家,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拿出更受人民喜愛的節目來。”

    慰問團帶隊領導、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説,災區人民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糧。用歌聲振奮民心、用表演傳遞真情、用藝術溫暖受災人民是藝術家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寒風挾裹著絲絲春意,歡笑融化了冬日嚴寒。這些活躍在文藝工作一線的藝術家們通過精心編排的近二十場演出,深入四川地震災區的主要基層點,讓群眾在家門口歡歡喜喜看一場大戲。

    一片片劫後余生的土地、一個個飽受地震摧殘的縣城、一個個受災群眾安置點,歡樂點燃了激情、暖流不斷涌動。

 
 
 相關鏈結
· 文化部派出4支演出團春節期間分赴地震災區慰問
· 文化部春節慰問團在陜西略陽災區演出
· 用歌聲加油-文化部春節慰問團陜西寧強演出側記
· 文化部春節慰問團在陜西寧強縣災區演出
· 文化部組織藝術家赴都江堰、汶川等災區慰問演出
· 文化部及各地文化單位精心組織 把真情獻給災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