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打造人間“新天堂”:蘇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打造文明和諧的人間“新天堂”

——蘇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新華社南京2月10日電(記者 陳琪)千年古城蘇州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和諧的韻律中譜寫出現代文明的新樂章。新世紀以來,蘇州用鮮活生動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實踐,詮釋了現代文明的和諧魅力。

    如今,農耕時代的“人間天堂”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歷史文化和現代氣息交融、文明和諧的人間“新天堂”。

    科學發展觀統領文明城市創建

    小巧玲瓏的蘇州歷經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成了中國的一座經濟大市,給人以強烈印象。2005年,蘇州就率先達到江蘇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指標,邁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跑道。但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成果,並未讓蘇州人就此沉醉。蘇州的決策者們對蘇州的發展有著清醒的判斷:經濟實力是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但絕不是現代化的全部。

    蘇州市委書記王榮説,蘇州正處於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建設全國文明城市既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具體載體和重要標誌。

    於是,創建文明城市在蘇州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抓手,作為蘇州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建設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不久,蘇州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結合蘇州市“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相繼制定出臺了《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行動計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行動計劃》《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增長方式行動計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動計劃》等涵蓋三大文明協調發展的“四大行動計劃”,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推進。

    幾年來,蘇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置身於率先發展的大格局下加以科學謀劃、持續推進,從而使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不僅給蘇州帶來了清新之風,也為蘇州凝心聚力謀發展、攻堅克難求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推動了蘇州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2008年,蘇州的經濟在緊運行環境下,實現高平臺上的穩定增長,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70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68.9億元,增長2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80元,分別增長12.3%和11.5%。與此同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的協同並進,在蘇州城鄉繪就了一幅幅氣勢恢弘的文明畫卷。

    以人為本的理念塑造文明風骨

    人的文明素養決定了城市的競爭力。經濟“先行”的蘇州人深切地感受到,沒有現代化文明素養的市民,城市文明將缺乏根基。“人的現代化素質是推動蘇州科學發展並取得全面進步的先決條件,也是推進其他‘行動計劃’的人文基礎。”市委書記王榮説。

    因此,蘇州把人的現代化擺到了優先於經濟現代化的重要位置。“四大行動計劃”中率先出爐的《蘇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行動計劃》,把人的全面進步作為核心內容,從思想道德境界到科學文化素養、從法律法規意識到身心健康水平、從文明市民觀念到發展能力,明確描述了具有時代特徵、地域特色的市民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蘇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行動計劃》實施3年來,巧妙地設置各種活動載體,吸引了在蘇州生活、學習、工作的所有新老蘇州人廣泛參與,讓他們成為實施行動計劃的主體。同時,蘇州還十分注重發掘百姓身邊的新人新事,以典型的示範引導,形成市民自覺追求文明的社會氛圍。

    人的文明素質提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但蘇州人很擅長“虛事實做”:厚厚的一本市民素質行動計劃被細化為文明素養培育工程、發展能力提升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進工程、新蘇州人融合工程、優美環境育人工程、先進文化服務工程等10大工程、44項任務加以具體實施。

    文化對於靈魂的塑造充滿偉力。深諳此道的蘇州人充分“調動”文化的力量,將2500多年的文化底蘊化為創建的不竭動力,將吳地的社會文化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增強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

    讓600多萬新蘇州人共建共享發展成果,近年實施的新蘇州人融合工程做得細緻深入。僅2008年,蘇州市針對新蘇州人舉辦的專項招聘會就達300多場,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17.6萬人次,讓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員實現了穩定就業。目前,蘇州市還建成12000多處配套設施較齊全的外來人員集宿區,吸引了180余萬人入住。2004年起,蘇州每年開展“十佳文明新蘇州人”等評選活動,給了新蘇州人更多的榮譽感、責任感與歸屬感。2007年,一座印著30名十佳“新蘇州人”手印的紀念墻在鬧市區的觀前公園亮相,新蘇州人的智慧和汗水在蘇州留下永恒印記。

    文明創建,潤物無聲。享受文明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市民主動學習文明禮儀、接軌文明習慣,文明素質悄然上臺階,文明新風盪漾古城。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的抗震救災過程中,蘇州市民愛心涌動,全市各界共捐款捐物9億多元,列全國地級市之首。

    以人為本、全民參與,使蘇州的文明城市創建過程成為公民參與——感悟——提高——享受的過程。文明之風起于萍末,正是千百萬普通市民的身體力行鑄就了蘇州文明的風骨。

    文明和諧的成果惠及全體市民

    蘇州是全國城鄉差別最小的城市之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絕不能僅局限于市區的繁榮文明。我們要著眼于城鄉統籌的要求,通過城鄉聯動、基礎設施、社會制度安排等方面的並軌,讓繁榮文明更便捷延伸到農村,實現現代化意義上的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蘇州市委、市政府的態度擲地有聲。

    一系列保障農民利益、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村面貌的舉措在蘇州陸續展開,現在農村人養老、看病和城裏人一樣有保障。目前,蘇州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83萬名農村老年居民享受基本養老待遇或養老補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達到96.5%,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籌資水平全國領先。扔下鋤頭的農民最怕生活無保障,目前全市共有95萬名被徵地農民納入基本生活保障;2006年全市投入4000萬元,新增職業培訓學校50家,組織教學活動32000多場,越來越多的農民在掌握了一技之長的同時,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逐步融入城市。

    蘇州以城區文明社區為樣本建設農村社區。目前首批121個市級新農村示範村基本建成,第二批111個示範村正加快建設,全市64.4%的村建立多功能、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老村莊整治有序展開,農村區域化供水入戶率和水衝式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均超過90%,客運班車行政村通達率超過99%,實現了村村通寬帶,農村生態環境日益優化。

    蘇州市市長閻立説:“求真務實、一切為民,是蘇州創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

    從2005年開始,蘇州開展了老新村改造等一大批利民惠民的實事工程,截至目前已改造老新村住宅50多萬平方米,整修老新村道路7.8萬平方米,增設綠化10萬多平方米,使42761戶居民受益。

    2007年起,對古城區總長28.2萬米的背街小巷分批綜合改造,涉及13.4萬戶、39萬居民的生活環境陸續改善。

    近年來,蘇州圍繞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和體現城市個性特色,投資30多億元先後建成了蘇州市博物館新館、蘇州圖書館新館、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設施。截至2007年,全市公益性文化設施面積達70.58萬平方米,已初步構建起覆蓋城鄉的“15分鐘文化圈”。

 
 
 相關鏈結
· 廣東省東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 東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多元包容 文明共享
· 全民創建 共享文明-南京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表彰全國文明城市等
· 南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追尋城市昇華的太陽
· 文明春風拂神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評選綜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