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3月12日電(郭維華、李文攀)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就業,也為鎮、村機關培養年輕後備幹部,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自2008年以來開展了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並按照“4+1”培養模式為他們配備“導師”,為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搭建平臺。
一是設立“學習導師”,把大學生“村官”當作後備幹部來培養。縣委組織部機關各組室負責人與大學生村官結成“1+1”幫扶對子,組(室)長擔當第一責任人。經常利用手機信息、QQ群和“大學生‘村官’論壇”等方式與大學生“村官”建立熱線聯絡,及時為大學生“村官”提供政策諮詢、心理疏導、困難幫扶等服務。
二是設立“生活導師”,把大學生“村官”當作緊缺人才來服務。鄉鎮黨委負責人與大學生“村官”結成“1+1”幫扶對子,鄉鎮黨委副書記擔當第一責任人。定期開展談心活動,妥善處理他們反映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傳授其農村工作方法,促進他們儘快適應基層、成長成熟。
三是設立“技術導師”,把大學生“村官”當作科技專家來看待。縣直涉農部門負責人與大學生“村官”結成“1+1”幫扶對子,分管副局長擔當第一責任人。根據大學生“村官”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實行因人培養、分類指導。對於服務型的大學生“村官”,傳授他們一些種植、養殖方面的專業知識,使其結合自身專業特長為“三農”服務,在服務中增長才幹。
四是設立“工作導師”,把大學生“村官”當作自己家人來關愛。村黨組織負責人與大學生“村官”結成“1+1”幫扶對子,村黨組織書記擔當第一責任人,對大學生“村官”進行直接培養,做到開展工作帶在身邊,重要活動引導參與,安排任務有的放矢,不斷提高大學生“村官”的農村工作水平。,
自開展師徒結對“4+1”培養幫帶機制以來,全縣19名大學生“村官”成長很快,已創辦各類致富項目35個,發展各類黨群致富組織31個,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400多人,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本溪下一步將在全縣推廣“4+1”導師幫帶模式,以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