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記者崔靜)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報告》中指出了西藏發展面臨的三個主要障礙。
一是發展的成本障礙需要克服。報告指出,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雖然西藏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條件得到了巨大改善,但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發展仍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此外,西藏的經濟發展還面臨巨大的社會成本障礙。如何排除非經濟因素,尤其是分裂勢力對西藏經濟發展所産生的負面影響,成為西藏發展需要面臨的重大挑戰。
二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需要解決。報告認為,雖然政府正在採取措施,力圖縮小西藏的城鄉差距,並且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這一差距總體呈縮小的態勢,但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西藏的城鄉差距仍比較突出。
三是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本需要提高。報告指出,從縱向看,以藏族為主的西藏人口的人力資本得到了顯著提高,但這還不能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西藏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力資本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一問題已成為制約農牧區經濟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一個突出問題。
具有藏族地方特色的國民教育體系已初步建立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記者李菲)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報告》指出,目前,西藏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內,具有藏族地方特色的國民教育體系。
報告顯示,民主改革前,西藏自治區文盲率在95%以上。為儘快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教育水平與科學文化素質,西藏自治區政府加大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力度,並大力開展了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工作。
報告稱,西藏除了積極改善自身的辦學條件外,還利用內地相對較好的辦學資源在內地辦學。1985年以來,內地18個省市對口支援西藏教育資金達到5.76億元,支持西藏改建幼兒園、中小學300多所。
第三産業已成為西藏第一大産業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記者陳菲)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報告》指出,第三産業已成為西藏第一大産業。現代商業、旅遊、郵電、飲食服務、文化娛樂、IT業等新興産業迅速發展。
報告指出,和平解放前,西藏沒有一條正規的公路,交通險阻,運輸方式主要靠人背畜馱。和平解放後,中央政府在西藏自治區進行的第一項大規模建設,就是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嶺中修建四川和青海兩省通往拉薩的公路。此後,又相繼投資建成了新藏、滇藏、中尼等幹線公路。
報告顯示,2008年底,西藏基本實現了縣縣通公路,公路里程達到5.13萬公里。西藏農村公路網絡結構進一步完善,緩解了交通對西藏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活躍了城鄉經濟,促進了農牧區與城鎮均衡發展。
發展“硬道理”成就了西藏農牧區新貌
新華社拉薩4月1日電(記者涂洪長)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近日發佈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報告》運用最新研究成果,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當代西藏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狀況。用數據説話、用事實説話的報告贏得了西藏各族各界幹部群眾的高度認同。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的情況也一再證明:發展是成就今日西藏農牧區新貌的“硬道理”。
“如果説改革開放初中期,西藏各地城鎮面貌發生的變化讓人記憶猶新的話,近年來農牧區的發展變化則令人印象深刻。”報告中的這句話在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市得到了有力印證。青島市第五批援藏幹部、日喀則市委副書記于洋説,作為西藏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之一,近年來日喀則市對農牧區的投入大大增加,農牧民生活取得了長足進步,2008年日喀則市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533元,同比增長17.8%。
于洋説,2004年以前,由於受歷史因素的影響和地理環境的限制,農牧民要想快速增收可謂難上加難。如今,在“科技興農”的戰略引導下,日喀則市先後引進苦蕎保健茶開發、高産奶牛養殖、藏野豬繁殖等一大批農牧科技新技術。其中爭取國家投資900余萬元,採用“協會+基地+農戶”的模式,實施了種草養奶牛項目,通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協會已發展奶牛養殖戶810戶,奶牛飼養規模達到3400頭,年實現總收入達1600余萬元,純收入400萬元,為項目區5600人人均增收700元。
經濟發展了,住房、衛生保障體系也越來越完善。近年來日喀則市先後投入資金2.2億元,讓2467戶、1.64萬農牧民住上了藏式“小別墅”,約佔全市農戶總數和農牧民總人數的四分之一。自2006開始推行新農村合作醫療以來,日喀則市參加“新農合”的農牧民75410人,參加率99.7%,覆蓋率100%。
確布雄鄉堅孜村農民同珠平措因為腦外傷住院,這期間共花費了5.4萬元。“要是以前碰到這種情況,我只能在家裏熬著。”同珠平措説,“現在‘新農合’給我們報銷了5.3萬元,我們只承擔了1千元,這真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報告》中對西藏農業生産方式這樣概括:“西藏農業作業基本實現了由‘二牛抬杠’向現代化農業耕作方式的轉變。”堆龍德慶縣馬鄉設興村主任洛桑丹巴對此深有體會。
他説,以前犏牛(黃牛與牦牛的雜交品種)是藏族人最為倚重的耕牛,年輕人婚嫁時常常以犏牛作彩禮或者嫁粧,而現在全村一共有10多輛小型拖拉機,2000多畝耕地基本實現了機耕,犏牛的使用已經越來越少。
洛桑丹巴説,實行民主改革50年來,設興村人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近年推行了安居工程,貧困戶建房最高能拿到45000元的補貼,現在村民全部住進了新房子。1967年以前,村裏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現在已經出了好幾個大學生。設興村紅土資源非常豐富,這些年辦起了不少磚廠,農閒季節很多村民去磚廠打工,每天收入30元到50元不等。有的農戶買了卡車跑運輸,年收入可以達到2萬多元。
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使得西藏農民在共享現代化成果的同時,也越來越意識到市場經濟的重要性。堆龍德慶縣羊達鄉通嘎村黨支部書記阿努是當地有名的致富能手。這位農奴的後代從1989年開始辦採石場,先後跑過運輸,種過大棚蔬菜,現在住上了400多平方米的二層藏式小樓,家裏還有一輛三菱越野車。
阿努説,這兩年政府大力推行的安居工程、安全飲水工程給農區老百姓的生活帶了嶄新的變化,但生産發展仍然面臨著“小農經濟”的制約,“一家一戶的力量太分散了,農民找市場的能力也不足”。
從去年開始,由阿努牽頭,通嘎村成立了雞業養殖合作社,目前全村已有40多戶入社家庭,養殖規模超過3萬隻,産品主要供應到拉薩市區,為了節省交通成本,合作社還集資購置了30多輛農用運輸車。
“合作社的效果非常好,去年産值達到了近百萬元,老百姓的生産風險小了,收益大了。”阿努説,“今後村裏發展各類産業都會選擇‘抱團’,把好資源、好人才集中起來,照這條路子走下去,村裏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