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養人辦事”為“辦事養人”
——新醫改方案帶來政府衛生投入機制重大轉變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韓潔)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6日向全社會公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也于7日正式公佈。
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新醫改方案一大亮點是將政府增加投入與機制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政府在增加衛生投入的同時,投入機制也將發生重大轉變,變“養人辦事”為“辦事養人”。
根據近期重點實施方案,未來三年內各級政府將投入8500億元重點抓好五項改革: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劉尚希説,這次醫改大規模增加政府醫療衛生投入是和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改革緊密相連的。在轉變政府衛生投入機制方面有兩個重點:一是政府衛生投入機制。要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變“養人辦事”為“辦事養人”。二是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治理結構、人事制度、收入分配製度、收支管理制度等都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深化改革。
醫改方案明確提出,政府負責其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按國家規定核定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以保證城鄉居民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對於公立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政府將加大投入。但是,加大政府投入,並不意味著吃大鍋飯,什麼都由政府‘包’起來。”劉尚希説。
他指出,新醫改方案強調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概括起來就是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其中既有激勵,也有約束,關鍵在於一個“核”字。
一是要核定工作任務。依據基層衛生機構現有能力、轄區人口情況以及歷年狀況,科學合理地核定年度的工作任務和目標。
二是要核定收支情況。在核定工作任務的基礎上,其人員經費、業務經費等經常性支出,按一定標準,如依據任務目標的數量、質量及成本進行核定;同時核定服務收費,如來自醫療保障的付費和個人的付費等。這樣,通過測算得出一個“標準收支”,這個標準收支成為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補助預算的依據。
三是績效考核之後給予實際補助。對政府有關部門共同核定的經常性收入不足以彌補其經常性支出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其收支差額由政府在預算中予以足額安排,並可以預撥部分資金。同時要對其任務完成情況、患者滿意度、居民健康改善狀況等進行全面綜合的績效考核,並決定實際撥付的補助款項。
劉尚希説,對於績效好的機構,其實際收支差額小于標準收支差額,但預算補助不減,這就形成“幹得好的多得”的激勵機制;對於績效較差的機構,其實際收支差額大於標準收支差額,但預算補助不增,甚至還要核減補助,這就形成“幹得差的少得”的約束機制。
他強調,這個激勵約束機制是在政府財政承擔“兜底”責任的前提下發揮作用的。這意味著財政“兜底”是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努力程度相關聯的,不考慮努力程度,單純的“包”只會導致“養懶人”,導致低效率。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許多教訓在今天應該吸取。
此外,長期以來,看病難和看病貴的矛盾焦點主要集中在政府醫療衛生投入不足上。對此,劉尚希指出,確實曾有一個時期政府對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被忽視了,這方面的投入低於政府支出的增長速度,與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但2003年以來,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變。2003-2008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年均增長27.7%,這個增長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劉尚希説,根據新醫改方案,隨著醫改的深入,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將進一步加大衛生投入,實現兩個“逐步提高”,一是逐步提高政府衛生投入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使居民個人基本醫療衛生費用負擔明顯減輕;二是逐步提高政府衛生投入佔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政府衛生投入增長幅度要高於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