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博鰲(海南)4月18日電(記者杜宇、鄭瑋娜)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18日説,當世界進入新的增長週期時,不再是原有經濟週期的簡單重復,而是實現綠色復蘇。
曾培炎在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的一次午餐會上説,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應對危機時都應當吸取以往教訓,不能再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一時增長,而是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提倡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行集約發展和清潔發展。
曾培炎還説,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大部分時間保持在10%以上。嚴峻的國際環境也對中國産生了不利影響,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下降到6.8%,今年一季度為6.1%。雖然增速仍在下滑,但由於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下滑幅度縮小,增速趨穩。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8.8%,高於去年水平,預計投資增長將在財政貨幣政策作用下繼續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5.9%,同比增速有所提高,但短期內消費需求難以做到大幅增長;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了24.9%,在主要經濟體尚未復蘇的情況下,進出口難有大的起色。此外,影響中國經濟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還較多。
曾培炎表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擴大內需,投資的增加將扮演重要角色。擴大投資要注意保民生、保就業和産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拉動即期需求。擴大消費的主要動力在農村和城市中等收入群體,中國的政策措施應繼續向這方面傾斜。他相信,中國經濟增長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亞洲經濟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曾培炎説,在危機中,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開始抬頭,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不但拯救不了世界經濟,反而會加劇貿易摩擦和投資爭端。剛剛結束的G20倫敦峰會就增加國際金融機構資源、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幫助發展中國家等取得了積極務實的成果,向國際社會傳遞了共同戰勝危機的信心和意願。雖然與會各國對達成的共識表示了原則贊成,但在實際落實中仍有很大難度。
曾培炎認為,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消費、投資、貿易、生産、就業等出現萎縮,世界經濟仍在衰退,今年全年可能出現負增長。亞洲新經濟體受損害程度要比發達國家更為嚴重。除了依靠現有的國際救援機制外,亞洲國家應充分發掘內部潛力,利用現有區域合作機制採取共同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