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1790萬公頃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佔全國濕地49%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于文靜)到2008年底,我國已建立了55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80處濕地公園和36處國際重要濕地,基本形成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國際重要濕地、濕地公園等相結合的濕地保護體系,使1790萬公頃、約49%的自然濕地得到了有效保護。

    這是記者近日從在北京召開的“衡水湖濕地保護與建設論壇”上獲悉的。

    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論壇上表示,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許多特殊的生態功能,對維護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濕地是“淡水貯存庫”,我國濕地維持著約2.7萬億噸淡水,佔全國可利用淡水資源總量的96%;濕地是“水資源調節器”,具有強大的水文調節和循環功能,在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及抗旱防澇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濕地還是高效的“淡水凈化器”,能將五類水質凈化提升到三類水質,全國濕地每天可凈化水量154億噸;濕地又是巨大的“貯碳庫”,對於減緩氣候變暖具有重要作用。

    賈治邦説,我國認真履行《濕地公約》,不斷加強國際合作,極大地提高了在濕地保護方面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2005年以來,我國連續當選為濕地公約常委會成員國,先後獲得了“獻給地球的禮物”“全球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傑出成就獎”等獎項。

    衡水湖是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華北地區單體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濕地保護區總面積187.87平方公里,蓄水面積75平方公里,是北溫帶野生動植物聚集地和南北候鳥不同路線棲息地,也為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在控制污染、凈化空氣、調節徑流、蓄水防洪等諸多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還是未來南水北調工程的一個重要蓄水樞紐。衡水市市長高宏志在論壇上表示,將斥資50億元將衡水湖打造為京津冀最美的濕地公園。

 
 
 相關鏈結
· 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6月1日在北京成立
· 林業局與伊拉克湖泊林業事務部簽署濕地合作協議
· 內蒙古投資12.2億元對烏蘭布和沙區濕地實施補水
· 西藏自治區投資3000多萬元保護阿裏地區4個濕地
· 林業局副局長:重要濕地應納入禁止開發區範疇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