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地政策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專訪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王立彬)在第19個全國“土地日”到來之際,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必須堅持保護耕地紅線,牢牢守住子孫後代生存發展的根基,同時以土地供應政策和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徐紹史説,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土地的需求持續上升,特別是一大批擴內需、保增長、保民生項目需儘快落地,土地供需矛盾尖銳。空前嚴峻的資源壓力警示我們,必須統籌好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關係,以土地供應政策和利用方式的轉變來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堅持保護耕地紅線,牢牢守住子孫後代生存發展、安邦立國的根基,使有限的土地資源順利承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長久繁榮。
徐紹史説,要紮實推進“保增長、保紅線”行動。一方面密切跟蹤土地調控政策實施的新態勢,及時掌握擴大內需、支持災區重建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相關土地政策執行效果,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制度創新成果;另一方面,依法維護土地管理秩序,強化土地監管,堅決糾正違背産業政策和供地政策供地、搭車用地、侵害被徵地農民合法權益等問題。
徐紹史説,要優先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今年已適當增加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用於安排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和民生用地。加大閒置土地清理處置力度,積極盤活存量用地。嚴格執行土地供應政策特別是禁止和限制供地目錄,調整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優化土地利用,促進産業結構調整,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進一步加快用地預審,建立土地審批快速通道。
徐紹史説,要加強和改善土地調控。加強土地政策與財政、貨幣、産業等政策的協調,在土地供應總量、結構、佈局、時序等方面積極參與調控。嚴格落實《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做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把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産業發展規劃等,疊加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上去,加強規劃的統籌和管控作用。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農地農用。
徐紹史説,要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和幹部離任審計制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用地計劃、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四條線不能碰。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保護補償機制。耕地實行先補後佔,確保佔補平衡。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農村土地産權制度研究。改革完善徵地制度,逐步縮小徵地範圍,完善徵地補償機制。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
徐紹史説,要從嚴控制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從規劃、標準、市場配置、評價考核等方面大力推進節約用地。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控制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和佈局。完善節約用地標準,加強評價考核。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擴大有償使用範圍。積極盤活存量用地。鼓勵開發利用廢棄地和未利用地。對低效用地特別是工業園區低效用地進行二次開發,提高投資強度、建設容積率和産出效率。綜合考慮地下、地表和地上,開闢土地利用新空間。
徐紹史説,要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整治。開展農村土地整治能夠更加有效地驅動農村消費需求,還能促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要充分發揮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的平臺作用。實踐證明,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建設性地保護了耕地,保障了發展,這項工作有規劃,有資金,有經驗,大規模推進恰逢其時。
徐紹史説,要進一步強化土地執法監管,構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土地執法的共同責任機制。改進監督手段,建立衛星遙感數據全國“一張圖”,將審批、供應、使用、補充、執法監察等業務系統整合為計算機網絡綜合監管平臺,實現“天上看、網上管、地上查”。嚴格土地違法問責。保持專項督察力度,對耕地保護不落實、徵地補償安置不到位、違反土地供應政策等重大問題堅決糾正,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