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王宇、姚均芳)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通過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信貸保持快速增長,對促進經濟回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物價下行態勢也很快得以遏制,通縮預期顯著緩解。
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需要繼續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物價變化進行動態微調。同時,針對當前通脹預期有所顯現的狀況,未來需要把物價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範圍之內,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適宜、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我國果斷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為經濟回暖奠定有力支撐
去年三季度後,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出現新情況、新變化,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國民經濟加速下行調整,下滑速度之快超出預期。對此,黨中央、國務院及時調整宏觀政策取向,迅速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措施。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中國人民銀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採取了一系列靈活、有力的措施,及時釋放確保經濟增長和穩定市場信心的信號,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和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對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2008年9月份以來,央行適當調減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四次有區別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合計調減2-4個百分點。五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累計下調1.62個和1.89個百分點,較大幅度地降低了經濟主體融資成本。此外,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重大項目、“三農”、中小企業及消費等擴內需保增長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
在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及産業政策的協調配合下,我國經濟在今年二季度出現企穩回升的好勢頭。二季度GDP增速已接近8%,較一季度上升1.8個百分點。
政策起到的積極效果得到了國際上的讚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雖然全球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了重擊,但中國政府採取了迅速而有力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這些政策對促進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貨幣政策得到有效傳導 通縮預期顯著緩解
總體看,2009年以來,我國貨幣信貸增長較快,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以下一系列數據顯示,我國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得到了有效傳導。 ──截至上半年,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28.5%,分別比上年末和一季度高10.6個和3.0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長24.8%,分別比上年末和一季度高15.7個和7.8個百分點。
──6月末,人民幣貸款增長34.4%,為改革開放以來最高水平,分別比上年末和一季度高15.7個和4.7個百分點。上半年新增貸款7.37萬億元,同比多增4.92萬億元。
──從行業結構和企業結構看,基礎設施行業和中小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5月末,基礎設施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8.6%,比上年同期提高18.6個百分點。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逐步提升,6月末中小企業貸款增長31.3%,比上年末高17.8個百分點。貨幣政策與財政、産業政策配合有效,政策傳導通暢,在需求管理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貨幣、財政和産業政策的拉動下,我國通縮預期已明顯緩解,通縮與衰退相互強化的風險及時得到遏制。雖然近期主要物價指數從同比看仍處在負值區間,但剔除季節因素後環比CPI、PPI已分別自3月和4月起出現正增長。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當時若不及時出臺政策刺激措施,可能陷入通貨緊縮與經濟下行相互加強的惡性循環。從一攬子經濟刺激措施出臺之後的效果看,物價下行態勢很快得以遏制,通縮預期顯著緩解,市場信心明顯增強。
通脹預期有所增強 貨幣政策將把握好力度和節奏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總體回暖、貨幣條件較為寬鬆的大背景下,國際初級商品價格總體大幅上漲,國內資産價格反彈,這些跡象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脹預期有所增強。
央行調查統計司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在國內需求繼續回升、流動性持續寬裕的情況下,當前通脹預期有所顯現。預計物價將會在下半年走穩,並存在反彈可能。
“美元在中長期內存在貶值可能,會抬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這會給我國帶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對此我們應保持高度警惕。”經濟學者張其佐指出,伴隨經濟企穩回暖,一般會出現物價水平的相應回升,這就要求貨幣當局應把物價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範圍之內。
也有專家指出,當前外部需求依然疲弱,國內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在不確定性較大的環境下,産能過剩及需求不足仍可能構成價格下行的壓力。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是我們面臨的首要任務。
央行有關負責人指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物價變化進行動態微調,把握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問題,進一步增強調控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他同時強調,要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而不是規模控制的方法,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增強可持續性,滿足促進經濟回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