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
社會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衛敏麗、魏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解決民族地區的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要靠發展。國家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
白皮書説,多年來,國家從戰略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在不同時期針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實際,提出工作方針,作出戰略部署,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多方面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國家始終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切實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努力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白皮書認為,經過不懈努力,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白皮書還説,國家妥善處置影響民族團結的矛盾和問題。國家堅持團結、教育、疏導、化解為主的方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避免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國家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凡屬違法犯罪的,不論涉及哪個民族、信仰何種宗教,都依法處理。
我國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璩靜、繆曉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佈了《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明確指出,國家不斷加強對少數民族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定期選送少數民族幹部到各級黨校和各類院校培訓學習,有計劃組織少數民族幹部到沿海發達地區參觀考察,提高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素質。
白皮書指出,國家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幹部交流、崗位輪換,選派大批少數民族幹部到內地、基層、上級領導機關任職或挂職鍛鍊,讓少數民族幹部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從1990年起,國家開始選派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挂職鍛鍊。20年來共有5000多名幹部參加挂職鍛鍊,為民族地區培養了一大批黨政領導幹部和科技、經濟管理人才,有力地推動了民族地區領導班子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數據顯示,自2003年起,國家有關部門實施“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培養工作,先後從西部地區選拔1416名西部地區急需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到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研修,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其中,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了553人,佔總人數的39.1%。
西部大開發以來民族地區固定資産投資達77899億元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陳菲、繆曉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的《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截至2008年,西部大開發以來民族地區固定資産投資累計達到77899億元。其中,2008年達18453億元,比2000年增長5倍,年均增長23.7%。
白皮書指出,2000年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國家把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首要任務。為了讓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在西部大開發中得到切實的利益,國家採取了許多照顧措施,包括優先在民族地區安排資源開發和深加工項目、對輸出自然資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給予一定的利益補償、引導和鼓勵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企業到民族地區投資、加大對民族地區的財政投入和金融支持等,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壯大實力。目前,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全部納入西部大開發範圍或者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的有關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為民族地區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白皮書指出,西部大開發以來,建成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一批重點工程,修建了一批機場、高速公路、水利樞紐等基礎設施項目。2007年,青藏鐵路鋪軌到拉薩,結束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青藏鐵路的建成,從根本上改變了西藏交通落後的狀況,使西藏與內地之間有了一條經濟、快速、全天候、大能力的運輸通道,為西藏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
白皮書:國家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視和壓迫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魏武、傅雙琪)國務院新聞辦27日發表的《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説,國家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視和壓迫。
白皮説,在中國,任何煽動民族仇視和歧視、破壞民族平等團結的言行都是違法的。少數民族如遭受歧視、壓迫或侮辱,有向司法機關控告的權利。
白皮書説,中國加入了《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與國際社會一道,認真履行公約義務,為建立一個沒有民族和種族歧視的世界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白皮書同時表示,經過6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障民族平等的法律規範體系,各民族平等權利依法得到保障。
白皮書説,鋻於少數民族在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與漢族相比有一定差距,中國的少數民族公民不僅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所有公民權利,還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權益保障。
白皮書:少數民族代表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總人數比例高於少數民族佔全國總人口比例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魏武、傅雙琪)國務院新聞辦27日發表的《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説,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少數民族代表人數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總人數的比例,均高於同期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規定:在同一少數民族人口不到當地總人口15%時,少數民族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可以適當少於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人口特別少的民族至少也應有一名代表。
白皮書數字顯示,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61名委員中,有少數民族人士25名,佔15.53%。
白皮書説,在中國,各少數民族與漢族以平等的地位參與國家事務和地方事務的管理。不僅如此,法律還為少數民族的政治參與給予了特殊保障。
民族地區每10萬人擁有文化單位數超全國平均水平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陳菲、吳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的《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目前,民族地區每10萬人擁有的文化單位數已經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白皮書指出,到2008年底,全國民族文化事業機構達10282個,其中藝術表演團體651個,藝術表演場所191處,圖書館604個,群眾藝術館80個,文化館643個,文化站6859個,博物館240個。
白皮書指出,國家積極保護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已有500多年曆史的藏戲得到保護和發揚,在每年的雪頓節期間與其他歌舞、話劇相映生輝,使雪頓節成為藏族歡樂喜慶的綜合藝術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回、維吾爾等民族的開齋節、古爾邦節,壯族等的“三月三”,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等傳統節慶活動得到大力傳承和弘揚。
白皮書指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已挖掘、蒐集、整理出290多個,各項活動得到蓬勃發展。藏族壁畫藝術不斷充實,唐卡藝術得到保護,維吾爾族、蒙古族的地毯、壁挂行銷全國,布依、苗、瑤、仡佬等民族的蠟染,土家、壯、傣、黎、侗等民族的織錦技藝,圖案、花樣、品種都有很大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技藝重新煥發生機。
白皮書指出,少數民族文藝人才輩出,文學藝術創作日益繁榮。全國5個自治區和雲南、貴州、吉林等省建立了24所高等和中等藝術院校,專門培養少數民族藝術人才。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會員比例已超過10%,人數近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