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三地連線:港珠澳大橋將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經濟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新華社記者)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工程——港珠澳大橋15日在中國珠海市動工興建。作為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港珠澳大橋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新華社記者15日從廣東珠海、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回現場採訪報道:港珠澳大橋將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經濟區。

    新華社記者謝登科、魏蒙在珠海市拱北灣港珠澳大橋開工儀式現場報道:

    南海之濱,輕風拂面。15日10時許,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宣佈“港珠澳大橋工程開工”,現場的近千名嘉賓、工程建設者和各界群眾一片歡騰。海面上,汽笛齊鳴,挖掘船等各類重型設備立即投入施工作業。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珠海未來的發展將因此而得到提速。”出席開工儀式的珠海市委書記甘霖對記者説:“大橋的建設和開通,將大大縮短三地的時空距離,珠海的優勢資源和各類要素將得到激活。”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對大橋建設期盼已久。他説:“這是澳門回歸祖國10週年前夕,中央政府帶來的一份厚禮,將為澳門的經濟社會發展拓展新的天地,對澳門的未來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裁孟鳳朝對記者説:“港珠澳大橋所處區域風浪條件複雜,地質條件差,在一系列關鍵性技術上都具有世界性難度。作為參建單位,我們有能力戰勝這些挑戰,交出一份讓祖國和人民滿意、放心的答卷。”

    站在港珠澳大橋開工儀式的現場,曾參加過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的工程師張若芬顯得十分激動。她説,雖然大橋建設幾經波折,但終於開工了,多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新華社記者裴闖、蘇曉在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報道:

    港珠澳大橋開工儀式15日在珠海舉行,香港雖然沒有相關的慶祝活動,不過,部分市民還是通過電視和電臺的新聞報道,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一消息。當日的銅鑼灣時代廣場電子屏幕前,許多民眾表達了港珠澳大橋興建帶給他們的喜悅。

    從事媒體公關工作的李小姐告訴記者,對於港珠澳大橋開工很開心。由於工作需要,她經常要去澳門公幹,通車後就可以多一個選擇,不用只乘船了。大橋開工也可以增加香港的就業機會,“最好人人有工開”,李小姐的臉上充滿期待。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主任方舟曾多次參與港珠澳大橋香港方面的論證工作。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港珠澳大橋是多方共贏的重大工程,大橋將加速粵港澳經濟一體化進程,提升大珠三角的綜合競爭力,進一步鞏固香港在亞洲地區物流、服務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對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意義重大。

    據香港智經研究中心統計,現在有近21萬港人在內地工作,約50萬港人居留內地,經深港陸路口岸出入境人次每日數以十萬計。方舟表示,修建港珠澳大橋,將降低時間成本,有效整合資源,強化香港在珠三角都會區的角色定位。

    新華社記者徐超在澳門黑沙環報道:

    位於澳門半島東海岸的黑沙環,是澳門通往關閘、拱北口岸的交通要道之一。站在黑沙環海濱眺望,對面海域是國務院剛剛批復澳門特區的5塊新填海區之一,連同不遠處的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澳門將擁有一張更加完善便捷的融入珠三角的交通網絡。

    澳門特區官員和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使粵港澳三地的經濟聯絡更加緊密,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澳門旅遊業的發展,開拓多元化經濟産業發展。

    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澳方代表、特區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陳漢傑表示,港珠澳大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重要組成部分的關鍵性工程。大橋建成後,珠海、澳門及香港的公路交通將由最多4至5小時縮短至半個小時,澳門旅遊業的發展將因此而有新的提升。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動工建成後,澳門將進一步融入珠三角地區,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能。珠三角的發展將從民間“單輪驅動”轉變到政府和民間“雙輪驅動”,區域發展將更具持續動力。借助區域資源整合以及錯位發展,澳門可擴展更廣泛的服務對象和發展空間。  

 
 
 相關鏈結
· 李克強出席港珠澳大橋開工活動並宣佈工程開工
· 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開始招標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階段勘察工作已完工
· 港珠澳大橋等涉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