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專家解讀教育規劃綱要:實現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吳晶 查雲帆 俞菁)為何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如何培養一流的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能否深造學習?……近期公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徵求意見稿),回答了社會對職業教育發展的疑問和要求,為職業教育的受教育者設計更多成才的路徑,力求幫助他們實現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現實國情的必然選擇

    徵求意見稿提出:統籌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職業教育投入。

    綱要繼續教育戰略專題組副組長、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認為,從我國13億人口的基本國情出發,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緩解勞動的供求結構矛盾都需要職業教育大發展。對我們這樣一個處在工業化初期的國家來説,可能需要更多的能夠操作、能夠動手、能夠完成優質産品、提供優質服務的人,所以綱要有這樣一個含義,就是要把職業教育放到與學科性教育並重的位置。

    有資料顯示,我國技能型勞動者佔城鎮勞動者總數的1/3,距離發達國家1/2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每年有600萬的農村初中畢業生不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如果直接進入就業崗位將極大地降低勞動者的素質。

    根據徵求意見稿的設計,到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將分別達到40%和90%左右,這就意味著至少有50%以上的高中階段畢業生要直接進入就業崗位。為此,發展職業教育也是促進就業結構和諧的重要途徑。

    陳宇強調,解決農業、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問題也必鬚髮展中等職業教育。目前我國已有1.5億左右的進城務工人員。針對此,徵求意見稿提出“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

    近年來,我國農業職業教育穩步提升。據統計,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涉農專業招生數已從2003年的20萬人增長到2008年的29萬人。高等職業教育涉農專業招生數在校生數已從2003年的97000人增加到2008年的16萬人。

    培養:以技能高低為核心

    針對“用工荒”和“找工難”等現實問題,徵求意見稿特別關注了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綱要職業教育戰略專題組組長、中國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周稽裘説,當前許多企業反映招不到工,而勞動者卻找不到工作,最根本的原因是勞動者的素質沒有跟上,沒有適應崗位的需求。徵求意見稿要求“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鼓勵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這就是要大力推動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岩説,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是以技能的高低作為核心質量評價體系,單憑學校自身培養不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是解決職業教育的職業型和技能型這個特點的一個最好的手段,這也是全世界普遍通行的做法。

    他建議,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首先要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其次職業教育要改革辦學模式,依託行業企業建立教師培養培訓的基地,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再次,要加大相關優惠政策的傾斜力度,支持企業更多的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服務。

    此外,根據徵求意見稿的設計,今後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管理權限將以省為主進行統籌。周稽裘認為,此舉有利於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要求,同時應逐步實行自主招生試點,以選取到更多接受職業教育的良才。

    深造: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

    職業教育畢業生能否讀博士?技能工人能否成長為企業經理?針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繼續學習問題,徵求意見稿提出要“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劉桔説,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同時滿足經濟社會對於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的實際需要,徵求意見稿強調要實現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的有效銜接。

    “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繼續學習應該是以就業為導向,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擇業自由和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她説,為此必須加強制度設計、改革考試辦法、強化政策引導。

    在制度設計上,劉桔指出,徵求意見稿對加強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改革和建設提出明確方向,今後要健全職業教育的課程銜接體系,使職業院校的畢業生的繼續學習有良好基礎。徵求意見稿還對加強升學和考試製度改革提出明確要求,今後職業學校畢業生一方面可以通過電大、函授、夜大、現代遠程教育以及在職培訓等方面,接受學歷教育和非學歷的職業教育培訓;另一方面就是直接升學,這就需要我們改革和完善現行的考試製度,構建一種知識加技能的考試製度,使直接升學制度更加完善。

    陳宇強調,我國技能勞動者已在世界引起關注,贏得尊重,但在收入分配、經濟地位上仍處弱勢。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教育部門,更需要生産部門、勞動部門以及整個社會的配合。 

 
 
 相關鏈結
· 專家解讀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高等教育篇”
· 基礎教育的未來是什麼樣的——解讀教育規劃綱要
· 人民日報:紮實搞好教育規劃綱要徵求意見工作
· 專家解讀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基礎教育篇”
· 青海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規劃工作會召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