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分析:如何遏制在建礦井安全生産事故頻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02日   來源:人民日報

    近期,我國在建煤礦安全生産事故頻頻發生。在建礦井的安全問題是否有特殊性?記者專訪了中國安全生産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鐵民。

    記者:近期,我國在建礦井事故頻發的原因何在?

    劉鐵民:近期在建礦井安全生産事故多發,與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煤炭需求急增有一定的關聯。近年來,國家批准建設的煤礦數量增加,事故絕對數也會相應增加。

    首先,在建礦井在業內被稱為“生礦”,即對地理、地質條件都不清楚,相關資料也很少,風險系數自然就會很高。剛剛發生事故的王家嶺礦就屬於這類情況。在國外,在礦井建設過程中也常常出現打穿地層等事故。

    其次,建設礦井大都是短期工程,建設隊伍採用的都是臨時性安全措施,安全保障的水平無疑會降低許多。

    再次,“速度反映建設水平”的誤解,也是導致在建礦井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煤礦的建設速度和風險系數是正相關的,要加快建設速度,就肯定要犧牲一些安全保障環節、增加風險。其實,在煤礦建設中,慢比快好。在一些國家,煤礦建設審批時,主管部門通常會把施工時間增加半年左右,正是這個道理。

    此外,我國礦井建設隊伍的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由於目前國家、企業的管理重點都放在生産礦井,在建礦井的相關規程相對較少,相關培訓、管理力量也相對薄弱。

    記者:遏制在建礦井事故多發的關鍵在哪?

    劉鐵民:遏制在建礦井事故多發的關鍵,在於事故前的風險控制。事前的風險控制意義遠大於事故發生後的救援處置。

    對在建礦井的風險控制,主要集中在許可準入和過程控制兩方面。雖然我國目前已有相關規定,但落實的力度不盡如人意。

    目前,礦井建設項目的許可制主要停留在行政性質,技術審批的內容相對較少。有的幾十億元的煤礦建設項目,評估報告的預算卻只有三五十萬元,有的評估人員甚至都沒有到過現場。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地下若存在大量空洞、老洞,大致是可以探測到的。但如果投入不夠,鑽孔密度不夠,該鑽一百個孔的,只鑽十幾個孔,效果肯定不一樣。

    要遏制建設過程中的事故,就應該在建設方案中設置安全專篇,不僅對施工現場的地質做細緻評估,對施工隊伍的應急裝備、應急能力等都要做細緻評估。環境情況、危害和隱患分析等內容也應納入評估範圍。

    煤礦建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隱患,可能100次滲水中有99次都只是滲水,但若發生一次透水,就可能奪取幾十或幾百人的生命。因此,煤礦建設過程中的風險控制,就是要經常喊“狼來了”,就是要動不動讓人員全體撤出,寧可損失經濟利益,也不能因為一次沒喊“狼來了”,使上百人丟掉性命。(記者 鮑丹)

 
 
 相關鏈結
· 安監總局:全國安全生産總體穩定但形勢依然嚴峻
·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通信建設工程安全生産檢查
· 關於加強通信建設工程安全生産檢查的緊急通知
· 吉林省政府常務會研究安全生産、加強督促檢查等
· 山西省重點行業簽《安全生産承諾書》作“承諾”
· 內蒙古在全區範圍內對煤礦安全生産進行專項督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