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6月22日電(皮曙初、譚輝龍)湖北省在精簡分流10萬鄉鎮“公家人”後,全面推行“以錢養事”新機制,過去由“七站八所”提供的農村公益服務,現在向有資質的服務組織或專業人員購買,並賦予受益對象簽字權、監督權,讓群眾掌握話語權,鞏固了鄉鎮機構改革的成果。
“過去‘以錢養人’,現在‘以錢養事’,事情沒做到位,咱老百姓不簽字,做事的人工資就拿不全。”在咸寧市鹹安區橫溝橋鎮孫祠村採訪時,農民鐘俊國對記者説,“農民有了簽字權,服務人員就不能馬虎了。”
徐建國就是橫溝橋鎮“做事的人”之一,原是鎮農技站的技術員。他告訴記者,鹹安區鄉鎮機構改革以後,橫溝橋農技站和其他“七站八所”一道,摘牌子、收章子,轉製成為面向市場的公益性服務組織;站裏13個人全部從“公家人”變成了“社會人”,不再是事業編制,不再拿工資“守攤子”,鎮政府通過公開競標,聘請了4人負責全鎮農作物保護和農業技術推廣,每個農技員負責1萬畝農田,每畝田一年1元“以錢養事”服務費。
徐建國現在的“年薪”就是這1萬元勞務費,比改革前多了兩三千元。不過這份“年薪”並非旱澇保收,鎮上每月只給承包人三四百元基礎工資,其餘為考評工資,年終結算,結算的依據是農民群眾的簽字和打分。“我們的利益與農民利益捆在一起,所以不敢有絲毫懈怠。基本上從農作物下種子之後,就一直要下田進行監控和調查。”
像徐建國一樣,湖北省實行鄉鎮機構改革以後,有約3.8萬人在全省各地從事農村公益服務,平均每個鄉鎮35人。這個人數比改革前“七站八所”實際總人數減少近六成,但是他們都是通過公開競標,採取合同管理,報酬考核兌現,因而工作效率大大超過從前,農村公益服務實現了競爭擇優、高效運轉。
以“精簡機構”和“以錢養事”為核心內容的湖北鄉鎮機構改革,2002年從咸寧市鹹安區發端,2003年在部分縣市試點,2005年在全省全面鋪開。在大刀闊斧精簡鄉鎮機構、人員的基礎上,變“以錢養人”為“以錢養事”的農村公益服務機制也在各地建立起來。
鄉鎮行政機關大精簡,只設3個辦公室,即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和社會事務辦公室,規模較小的鄉鎮只設一個綜合性辦公室,鄉鎮領導班子實行“交叉任職”;鄉鎮“七站八所”事業單位,如農技站、文化站、水利站等,都轉制為面向市場的公益性服務組織,事業單位人員退出事業編制管理序列,辦理養老保險,由“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
到2006年底,湖北共精簡分流財政供養人員3.6萬多人,其中行政機關分流2萬人,減幅達37.7%;財政所和經管站合併後分流8900多人,減幅為45%;延伸、派駐機構分流7000人,減幅為41.4%。全省轉制鄉鎮事業單位人員7.7萬人,全部退出事業編制管理。
改革後,“七站八所”所承擔的三農服務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由原來鄉鎮事業單位改制而來的農村公益服務組織和公益服務人員通過資質認證後,可以參與招投標。中標後,他們向群眾提供合同規定的農技、農機、畜牧等服務,年終經政府部門和群眾考核認可後,由政府支付服務費用。
一開始,鹹安區給每個“以錢養事”服務人員發一張登記表,到哪家去上門服務了,就由群眾在上面簽個字。在實踐中他們發現有些服務人員弄虛作假。於是他們又採取了另一種辦法,給群眾發一張監督卡,服務人員上門服務了,就在監督卡上簽個字,年終由政府考核組到農戶家裏檢查監督卡。
在鹹安區雙溪橋鎮,記者看到了農技服務人員陳宏文的有關考核資料,其中包括服務合同、工作日誌、服務登記卡、服務回執單、檢查監督卡、定期總結、月(季度、年)考核申請書、考核結算卡等15種文本。這些記錄匯總起來形成對服務人員年終考核的依據。年底考核結束後,鎮公益服務中心根據個人考核的成績發放報酬:90-95分的發全額薪水,60-90分的按比例扣除部分薪水,得分在60分以下的人員不再續約,得分95分以上的除應得報酬外還有年終獎金。
“隨著‘以錢養事’新機制的不斷完善和推廣,農村公益服務基本走上了專業化道路。”鹹安區農村綜合配套改革辦公室主任李昌平介紹説,用於“以錢養事”的經費由當初每年200多萬元增加到上千萬元,服務項目由當初的6大項41小項增加到12大項74小項,涉及農業、畜牧、農機、水産、水利、計劃生育、文體廣播、護林防火、農村財務服務、村鎮建設等方方面面。
李昌平説:“由於給了群眾簽字權、話語權,鄉鎮機構改革守住了機構和人員的底線,沒有出現反彈,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也證明鄉鎮機構改革可以走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