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11.1%、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6%、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3.1%、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分別實際增長7.5%和9.5%、城鎮單位就業人數增加500多萬、房地産價格過快上漲勢頭得到明顯遏制……
這份“成績單”,顯示出上半年中國經濟良好的總體態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對經濟形勢的體會如何?他們有什麼新期待?記者就此在各地進行了採訪。
房價——何時不再是“難以承受之重”
在位於北京市西四環的一個新開樓盤售樓處,記者遇見了騎著單車來看房的青年教師劉毅明。當聽到開盤均價高達每平方米4萬元時,這位已過而立之年的北方漢子搖搖頭,露出為難的神情。
劉毅明一家三口擠在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老房子裏,眼看女兒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為了讓她有個安靜的學習環境,2009年底,劉毅明開始了他的購房之路。
“從北五環到南四環,從新開樓盤到二手房,我看的房子不下30處,每天除了給老婆打電話,就是接房地産公司的電話,但還是沒有買到合適的房子。”劉毅明無奈地説。
“要是當初買了也就踏實了。”指著一套兩室一廳的戶型圖,劉毅明告訴記者,幾個月的工夫,房價已從3萬元左右一路飆升至4萬元。“調控措施出來後,都説房價要跌,但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下來呢?”劉毅明道出了眾多購房者心中的疑問。
“大家都觀望著,就連裝修行業也進入淡季了。”供職于北京一家裝修公司的設計師李壯告訴記者。
隨著銷售額增幅回落,購房者的消費預期也發生重大變化,等待和觀望的情緒漸濃。面對撲朔迷離的房價走勢,原本急著買房結婚的北京市民曹建告訴記者:“我們兩個人每月收入才1萬來塊錢,動輒每平方米三四萬元的房價,我們實在難以承受。還是先租房,沒準下半年房價就降下來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4%,漲幅比5月份縮小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了0.1%。
北京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表示,5、6月份房價數據同比出現回落,環比漲幅收窄,説明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初步得到遏制,樓市新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已經顯現。
物價——幾漲幾落幾許憂
聽説北京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菜價便宜,家住豐台區萬柳園的封阿姨一大早便趕到這裡採購。封阿姨告訴記者,“比起前兩個月,菜價是降了不少,但是,夏季常吃的大蒜、綠豆還是沒有降多少,不知不覺我這一籃子菜就花了50多塊錢呢。”
今年以來,各地菜價漲落不定。先是粳米、玉米大漲,接著大蒜、綠豆也漲了。封阿姨告訴記者,進入暑期,她經常給家人熬綠豆湯解暑。“四月中旬我在新發地買一斤綠豆要花9塊5,6月末降到7塊左右,而現在綠豆價格又反彈到8塊多了。”
在安徽合肥,目前正是吃龍蝦的時令,但讓不少市民感慨的是今年餐館的龍蝦價格幾乎漲了一倍。“去年半斤一份的龍蝦只要30塊錢左右,今年都漲到了五六十塊錢一份,而菜市場的新鮮龍蝦價格還是五六塊錢一斤,也不知道餐館的價格咋就漲了這麼多!”合肥市民王樂説。
除了蔬菜等食品價格,作為CPI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價格也牽動著居民的日常消費。近幾個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房屋租賃價格平均漲幅超過10%,不少一、二線城市房屋租金同比漲幅達到了二至四成。
家住寧夏銀川市的雷霄發現今年以來,他的日常消費悄然增加,平時洗車、購買衣物、外出就餐的支出都高於去年。
記者在雷霄生活的富寧南街生活區了解到,由於樓市進入“觀望期”,房屋租賃市場升溫,許多店面租金漲價,增加了商家的經營成本,不少商家通過提價來化解成本。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作為CPI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租房價格的上漲勢必會對CPI和通脹有所影響。“目前綠豆、房租等價格上漲已經引起關注,政府部門可能會對此進行相應調控。”
就業——幾多歡喜幾多愁
7月初剛參加工作的小岳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談到找工作,她用“苦不堪言”來形容自己的求職經歷。“起初的目標是月薪5000元以上,解決北京戶口,但找這樣的工作實在太難了。”
“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大學生就業形勢一年不如一年,我只能不斷降低自己的預期,但投出去的上百份簡歷絕大部分都石沉大海,直到6月份才找到現在這份在金融企業的工作。”小岳説,“還算是比較滿意吧!有好幾個同班同學離校時工作都還沒‘搞定’。”
相比大學生就業難,47歲的崔師傅則顯得輕鬆很多。在合肥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的招聘窗口前,他看中了一家裝飾公司的工作崗位。“我幹過7年水電維修工,也做過房屋裝修,應聘上這份工作應該不難,1500塊錢的工資也比較滿意,一會兒就打電話問問具體情況。”
“前幾年都在外地打工,工資雖然高一點,但離家太遠,現在年齡也大了,就想找個離家近點、穩定一點的工作。”崔師傅信心滿滿地説,“找份這樣的工作應該不難。”
寧波太爾炊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規模的炊具生産企業,面對已經開建的新廠區,公司總經理李強一直憂心忡忡。“新廠區明年初就要投産,但數百人的用工缺口很難解決。”
交談中記者得知,這家企業目前一線生産工人有300人左右,但還差七八十人才能滿負荷生産。年初以來訂單不斷增加,很多訂單都因為忙不過來只能推掉了。“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都嚴重短缺,雖然目前工人的工資水平比年初已經提高了10%左右,平均月工資超過了2000元,但還是很難招到人。”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數增加了500多萬,外出農民工就業人數增加了632萬。但今年全國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的總人數超過24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將超過630萬人,而全年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僅1200多萬個,供求缺口十分巨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表示,全國市場就業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改變,但勞動力素質與崗位不適應的矛盾,部分企業“招工難”與求職者“就業難”的狀況,突顯出我國就業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加劇,穩定和擴大就業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收入——企盼更上層樓
當被記者問及上半年收入的變化,無錫三源家用品廠的焊工章師傅忙著手裏的活計笑而不答。幾經追問,他才吐出“挺滿意”三個字。
國內市場紅火,這家生産電動車零部件的工廠銷售情況不錯,再加上無錫勞動力市場上熟練技術工越來越搶手,章師傅每月的工資也“水漲船高”,從去年年底的2千元出頭,一路漲到現在每月最多能拿3千多元,幾乎是當地最低工資的3倍。
“現在不光是熟練工很吃香,廠裏不需要什麼技術的臨時工一天也要50元,人手都還不夠。”章師傅説。
經濟寒冬就要過去,在金融危機中曾飽受需求萎縮之苦的電子産業最先感受到了暖意。在北京一家跨國IT企業做行政秘書的白領方嵐上半年收入向上“跳了一級”,不過她卻説自己名義收入多了一點,但腰包卻癟了。
“生活成本的上升還在承受範圍之內。主要是上半年終於買了房子,就這一項已經讓我們兩口子,以及父母、公婆兩家一起‘月光了’,感覺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聽説下半年公司會有加薪計劃,這肯定是個好消息,但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專業技能來提升自己的‘身價’。”方嵐説。
今年上半年我國CPI同比上漲2.6%,八大類商品中有五大類商品價格都出現上漲。與此同時,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分別實際增長了7.5%和9.5%。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認為,物價的提高帶來百姓生活成本的增長,使職工要求提高工資的願望與日俱增;同時,勞動生産率的不斷提高則使企業增加勞動力成本支出成為可能。(何宗渝、王希、張辛欣、吳雨、馬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