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記珠三角、海西經濟區、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新突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南中國的新崛起
——記珠三角、海西經濟區、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新突破

    新華社廣州10月27日電(記者梁鋼華、胡蘇、周正平)太平洋西岸的南中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在承載過去30年輝煌的關鍵節點上,這一片神奇的土地再次被國家賦予新的歷史使命——以珠三角、海西經濟區、海南國際旅遊島等區域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准施行為契機,再揚改革風帆,再領發展風騷。

    如今,在南海之濱、海峽之畔,承載著新的國家戰略的南中國,正奮力開啟再創下一個30年新輝煌的偉大征程。

    迎接國家戰略化新機遇

    從太空俯拍夜色中的地球,明暗斑駁。燈火最盛處,是經濟發達或發展迅猛的國家或地區。聚焦亞洲,有一尤為明亮的地帶,這就是珠三角。

    滄海桑田。短短30年,珠三角憑藉國家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奮發有為,使桑基魚塘遍佈的嶺南水鄉,神話般嬗變為廠房林立的“世界工廠”、城鎮密布的都市群。

    站在改革開放30年的節點上,曾創造過無數輝煌的南中國,也面臨一系列的“成長煩惱”——

    新世紀以來,珠三角“地荒”“水荒”“油荒”頻發,發展瓶頸凸顯。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更令這一外向型經濟發達的地區備受煎熬。同期,福建受多種因素影響,特有優勢非但沒有充分發揮,反而逐漸成為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的“相對洼地”;全國最大經濟特區海南,面臨經濟總量做大、特色經濟上水平的嚴峻考驗。

    面對新的複雜內外環境,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的南中國,亟鬚髮展模式的創新,亟須有新規劃、新目標統領新發展。在粵閩瓊處於發展模式之變的關鍵節點上,中央政府第一次將三省納入全國發展戰略層面制訂規劃。

    2008年12月底,《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獲國務院批准頒布,明確了珠三角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科學發展試驗區、改革先行區、全國重要經濟中心等五大戰略地位。

    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佈《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從七個方面、共計32條措施系統闡述了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國家決策。

    2010年1月,《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正式出臺,提出在2020年將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粵閩瓊三省下一輪的整體發展被上升為國家戰略,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大跨越”呼之欲出

    納入國家謀求戰略發展的重要規劃,粵閩瓊三省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這不僅是告別歷史榮耀的艱辛轉身,更是一次放眼世界的重磅出擊。一年多來,三省以落實規劃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主線和強大動力,正在催生出全新的發展格局。

    ——核心經濟區呈現脫胎換骨式快速提升。作為與長三角、環渤海並重的我國經濟增長龍頭,珠三角借落實規劃之機,推動培育區域經濟“一體化、城市群化、産業高級化”三股動力,經濟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根據廣東近日印發的工作方案,廣東將在未來幾年舉全省之力,在珠三角部署實施“十大工程”建設,推動珠三角在關鍵時期取得跨越發展。

    ——省際“鴻溝”快速隆起。“諸省規劃聯動的格局,使得原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的省際接壤市縣左右逢源,擁有了從被動接受輻射到主動地多元發展的戰略機遇。”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陳鴻宇教授説,廣東的東西兩翼在加強與珠三角互動的同時,主動參與海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以吸引大項目推動區域崛起。比如,中石油2000萬噸煉油項目落戶粵東揭陽,寶鋼千萬噸鋼鐵項目落戶湛江,中石化2000萬噸煉油改擴建項目落戶茂名,這些都使得粵東西海岸重化工業帶在加速成型。

    ——抱團邁向區域一體化。其一,促進內部的融合發展。廣東以廣佛同城化為先導,以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為切入點,逐步推進珠三角地區基礎設施、産業佈局、環保生態、流域治理、城市規劃、公共服務等領域的一體化。其二,借泛珠三角平臺進行深度合作。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國務院批復的《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將泛珠三角合作提升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為包括港澳在內的珠江流域各省份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其三,推動各規劃無縫對接。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文溥介紹説,福建目前借“海西”戰略與珠三角進行深度對接。“除交通‘瓶頸’的突破外,海西與珠三角地區的産業對接、環境生態合作也正在穩步推進。”如2010年4月,廣東省提出的加強粵閩合作意見中,首先便是建立健全深入合作的制度保障。“尤其希望福建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過程中,能夠將粵東地區的汕頭、潮州、揭陽、梅州一同考慮,一併規劃,共同推動珠三角地區、粵東地區和海西地區相互協作。”

    南中國承載的新使命

    縱觀亞太地區經濟版圖,不難發現,北起日本與韓國,南至東盟、大洋洲的軸線上,南中國地處中間,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緣位置。在未來30年,承載新使命的南中國,其經濟聚集、擴張和服務的能量,已不僅囿于國內,也將對周邊國家與地區産生深遠影響。

    首先是先行先試,繼續為全國新一輪發展創造新鮮經驗。憑藉“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創造過去30年奇跡的珠三角,在下一個30年的征途上將高揚“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大旗,繼續承擔全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試驗田”的歷史使命。賦予我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功能的海南,將根據規劃綱要開展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離岸金融業務等的試點工作。

    其次是促進港澳臺繁榮穩定。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舉一動,已經引起海峽對岸的熱烈反響。目前,已有台灣規劃機構深入參與到福建平潭的規劃編制工作中,其他區域的對臺先行先試也在海峽西岸加快推進。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東山灣等沿海一線的産業對接集中區以及石化、光電、汽車、裝備製造等專業園區建設相繼啟動。

    在兩岸關係持續深入發展的過程中,閩臺經貿再上一層樓。今年前三季度,閩臺貿易額達78.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1%。

    在區域合作過程中,福建的對臺交流“橋頭堡”的地位和作用,一再被周邊地區所看重。

    長期關注福建發展的北京拓維研究院院長王毅認為,對臺的區位優勢是福建最大的優勢之一,在目前形勢下,福建正因其特殊位置而面臨改革開放以來最好的歷史發展機遇。

    其三是對接東盟、輻射亞太、影響世界。以都市圈的形成為核心驅動力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是與經濟全球化並行的另一股潮流。而《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關於“粵港澳共同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的表述,宣示了國家的最新戰略部署:大珠三角將成為代表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新格局裏競逐主導權的“主力選手”。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如果把粵港澳作為一個經濟體,它的經濟總量緊追日韓和印度。而珠三角九市加上港澳,其規模在世界上僅次於紐約都市圈和東京都市圈。

    挾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橋頭堡之地利,珠三角正在搶佔全球經濟新格局的制高點。當下,廣東正站在全國、全球的高度謀劃珠三角的新發展,推進粵港澳更緊密地合作,增強國際輻射力。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我國將可望在南海之濱形成一條大都市綿延帶,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樞位置的核心都會區。

    30年前,南中國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書寫了世界工業和城市發展史的奇跡。在未來30年,這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必將以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姿態和驕人業績,繼續為全國新一輪跨越發展做出應有的歷史性新貢獻 

 
 
 相關鏈結
· 廣東部署實施"十大工程"推動珠三角"四年大發展"
· 廣東:“十大工程”帶動珠三角地區實現新突破
· 第六屆泛珠三角區域工商行政管理高層會議召開
· 人口議題首次納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