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科技部部長:科技支撐發展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 余曉潔、羅沙)“未來5年,是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衝刺階段。未來5年,仍是戰略機遇期,但挑戰嚴峻。”科技部部長萬鋼侃侃而談,親切而不失嚴謹。

    “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最關鍵的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工作者永遠都要有一種機遇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身邊的機遇,推動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

    科技部部長萬鋼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11月4日攝)。“未來5年,是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衝刺階段。未來5年,仍是戰略機遇期,但挑戰嚴峻。”科技部部長萬鋼侃侃而談,親切而不失嚴謹。“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最關鍵的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工作者永遠都要有一種機遇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身邊的機遇,推動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 攝

    “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一直在改革中前進”

    早在30年前,為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狀況,我國拉開了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針。

    “上世紀末開始實施轉制的各部門院所,現在很多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領頭羊。”萬鋼説,截至目前,已有260多個中央所屬院所轉製成為企業。它們走向市場後,服務企業創新得到的收入比靠國家財政支持多得多。

    “科研和市場聯絡起來,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産品,並迅速在市場推廣。”萬鋼説。

    “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完善科技創新機制體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重點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談及今後改革方向,萬鋼強調要靠推動技術創新工程這一“抓手”。

    “一定要讓産學研更緊密結合,不僅要了解産業發展的技術環節,還要研究産業發展的系統結構,形成産業聯盟。”萬鋼説,科研工作要集中力量辦大事,加快實施重大專項,探索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律和商業運行模式,讓科技創新形成産業鏈,用多種驅動模式加大對基礎研究、重點領域和民生方面的投入。

    國際金融危機反映出一個重要問題,即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比較高。萬鋼説,應對危機得來的一條最寶貴的經驗就是把科技工程和産業發展結合起來,帶動産業整體提升。通過實施技術創新工程,帶動企業構建技術創新平臺,讓企業“唱主角”,真正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

    2009年,我國56個高新區顯現出強勁的“逆勢增長”態勢,帶動區域和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成為科技創新的戰略高地。

    “科技無處不在,它改善著百姓的衣食住行”

    萬鋼説,5年來最讓他欣慰的是,科技走近百姓身邊,改善百姓生活。

    小時候聽到原子彈爆炸消息,感到新奇而遙遠。現在科技離普通人近了,近到人們碗裏香甜的大米、小麥。這都是袁隆平、李振聲等農業科學家辛勤研究取得的成果。

    電動汽車、太陽能熱水器、 地熱空調……手機連通天下,“足不出戶,信息到手”。這都是科技帶來的變化,給人們衣食住行帶來的便捷和幸福。

    “十二五”期間,科技發展將遵循創新導向、需求牽引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不久前,連雲港一家民營企業自主研發出一種抗癌藥。類似進口藥一個療程要用4萬元,國産的全部療程只要8000元。

    “4萬元,多高的一個坎兒,多少病人在這個坎兒上過不去。”萬鋼感慨地説。

    2009年,甲型流感暴發後,我國不到一週就開發出抗原檢測試劑,一個月就生産出疫苗。“從檢測、確診到防治,每個環節都快速反應,這表明我們應對不期而遇的災害的能力在增強。”萬鋼説。

    上海世博會上,1億多人次乘坐了園區電動汽車,沒有排放,沒有噪聲,平穩行駛。它響亮地告訴世界,中國將單位GDP碳排放降低40%到45%的莊嚴承諾,能夠實現!

    “但我也有不滿足。世博會上展示的很多科技成果,還沒有真正走入千家萬戶。所以,希望科技改變生活的速度能更快一些。”萬鋼説。

    “科學要寬容失敗,但對學術造假零容忍”

    “中國需要創造寬容失敗的環境。”萬鋼説,將軍永不言敗,但他深知勝從敗中來。愛迪生發明電燈泡時,如果在第999次實驗上停下來的話,人類擁有電燈泡可能還得晚些年。

    根據科技進步法,如果科學家承擔課題期間,按部署取得了積累數據,最後科學證明這條路行不通,照樣可以結題。這次看起來失敗的嘗試可能發現另外一條重要規律。

    “科研項目的失敗是一個能力增長的過程。這樣行,是一種知識;不行,可能是更重要的知識。就好像問路,有人告訴你某條路走不通,到不了,這更珍貴。”萬鋼説。

    “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同時,對學術造假要堅決打擊,零容忍。”他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

    講到這,他回憶起40多年前自己在東北當知青時候的經歷。當時他十幾歲,在深山裏看林子。每天天不亮,就被啄木鳥“嘟,嘟”的聲音吵醒。問老護林人,你煩不煩它。沒想到老漢説,它跟咱護林人是天生的一對。哪個樹上長蟲子了,只有它才能把它啄出來。

    “科學誠信容不得一點沙子。如果發現有造假行為,即便是在授獎以後,也照樣撤掉。”萬鋼説,以後項目評審會更加嚴格,並增加企業管理人員、應用實踐人員的比重,使學術思維、技術導向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

    “中國的自主創新,本身就是開放的創新”

    “中國的自主創新,本身就是開放的創新。”萬鋼説,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中國要承擔自己的責任,離不開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

    “所有企業,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我們一視同仁。”萬鋼説,外國在華設立的研究機構5年前只有幾百家,現在發展到3300多家。世界500強裏346家在中國建立了研發中心。

    2009年,我國知識産權案件審結率提高了近30%,專利申請率增加了22.4%。

    “還有一個明顯標誌,技術交易市場增長了15%。這説明知識産權保護在發揮作用。所以,不能不説中國知識産權保護正在取得進步。”萬鋼説。

    “中國的自主創新,也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舞臺。高速鐵路項目起步時,引進的是西門子等跨國公司的技術。在中國電動汽車推廣示範項目中,中外新能源汽車享受同樣的補貼待遇。”萬鋼説。

    同時,中國自主創新的成果也和世界上很多國家分享。2008年,中國應邀在南非安裝了中巴資源衛星數據接收和處理系統,覆蓋2047平方公里,所有數據和非洲國家免費共享。

    “‘十二五’期間,建立創新型國家對人才更加渴求。國務院最近頒布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我們歡迎海外的人才,多關注、參與中國的建設。還有基礎研究、經營管理、金融等領域的人才。不管採用哪種為國服務的形式,都歡迎。”萬鋼説。

 
 
 相關鏈結
· 科技支撐 駛向強國的引擎—萬鋼談科技發展這5年
· 科技部教育部召開第三次全國大學科技園工作會議
· 科技部:中意簽訂協議成立“中意技術轉移中心”
· 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海外學者論中國科研創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