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推進水利建設要抓住要害
——學習貫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之三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從根本上提高防禦水旱災害能力,提升水利基礎保障水平,關鍵是下大決心加大水利投入,花大力氣加快推進水利建設。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建設,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
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薄弱環節建設,就是要針對農業主要“靠天吃飯”、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庫病險率高、山洪災害防治薄弱、部分地區工程性缺水嚴重、防汛抗旱應急能力不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繁重等薄弱環節,集中力量,抓住要害,儘快加以解決。
大興農田水利建設。農業基礎設施脆弱,主要是農田水利建設欠賬較多,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比例不高。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的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重點澇區治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節水灌溉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任務。健全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大幅度增加專項補助資金,市、縣兩級政府也要切實增加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引導農民自願投工投勞。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近年來,中小河流、小型水庫問題日益凸顯,已成為防洪體系中的突出薄弱環節,是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的主要因素。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中小河流治理河段基本達到國家防洪標準;鞏固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步伐,儘快消除水庫安全隱患。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完善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體系,加快實施防災避險和重點治理,切實做好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抓緊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去年西南等地的特大乾旱造成大範圍人畜飲水困難、大面積農田受災,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快推進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區重點水源工程建設,以縣域為單元,儘快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庫、引提水和連通工程,顯著提高雨洪資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決缺水城鎮、人口較集中鄉村的供水問題。
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能力。中央一號文件首次系統提出,儘快健全防汛抗旱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作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在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預報水平、建立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健全應急搶險物資儲備體系、完善應急預案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到2013年解決規劃內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十二五”期間基本解決新增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問題,讓農民便捷地喝上放心水、乾淨水。制定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用地政策,確保土地供應,對建設、運行給予稅收優惠,供水用電執行居民生活或農業排灌用電價格。
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就是要著眼從根本上提高防禦洪澇乾旱災害能力和水利基礎保障水平,抓緊建設一批大江大河大湖控制性樞紐工程、河道堤防綜合整治、骨幹水資源配置工程、西南地區等地重點水源工程、河湖水系連通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提高水資源時空調控水平。
繼續實施大江大河治理,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進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黃河下游治理和長江中下游河勢控制,繼續推進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設,加強太湖、洞庭湖、鄱陽湖綜合治理。“十二五”期間抓緊建設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不斷提高調蓄洪水能力,要加強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推進海堤建設等。
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在保護生態前提下,儘快建設一批骨幹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設,積極推進一批跨河流、區域調水工程建設。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回用,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
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保護,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長江上中游、黃河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區、東北黑土區等重點區域及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水土流失防治;繼續推進生態脆弱河流和地區水生態修復,加快污染嚴重江河湖泊水環境治理;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濕地的保護。
合理開發水能資源,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在保護生態和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統籌兼顧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等功能,科學制定規劃,加快水能資源開發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水電,積極開展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和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建設。
強化水文氣象和水利科技支撐,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強化水文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健全水利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力爭在水利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上實現新突破,獲得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術引進和推廣應用力度。
加快推進水利建設,實現水利跨越式發展,必須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發揮財政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這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最突出的亮點、含金量最高的政策,確實令人振奮。
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要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各級財政對水利投入的總量和增幅要有明顯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水利資金,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國家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重,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延長水利建設基金徵收年限、拓寬來源渠道、增加收入規模,合理調整水資源費徵收標準、擴大徵收範圍。
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要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綜合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水利信貸資金,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積極開展水利建設中長期政策性貸款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水利企業上市和發行債券。
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要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鼓勵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通過直接、間接融資方式,拓寬水利投資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建設。鼓勵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統一規劃基礎上,按照多籌多補、多幹多補原則,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充分調動農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把握新形勢下水利的戰略定位
— —學習貫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之二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明確水利的戰略地位,是關係水利事業長遠發展的基本問題,也是出臺治水興水政策的重要依據。水利在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中能不能擺上應有的位置,關鍵看對水利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
我們黨和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水利的地位作用作出過經典論斷和精闢闡述。早在1934年,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改革開放至上世紀末,中央明確水利是“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進入新世紀,中央又與時俱進地提出“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這些重要論斷,反映了我們黨對水利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闡明了做好水利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對促進我國水利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詳細內容
迎接水利改革發展的春天
——學習貫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之一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春節前夕,中央出臺了進入新世紀以來第八個一號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充分彰顯水利在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充分表明中央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大興水利的明確信號,預示我國水利改革發展必將迎來新的春天。
進入新世紀後,中央連續發出7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強農惠農政策舉措,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統籌城鄉發展制度安排,極大地激發了億萬農民的生産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産力,為取得糧食生産“七連增”、農民增收“七連快”的非凡成就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撐。 >>>詳細內容
中央一號文件奏響全面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新號角
1月2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正式公佈。這是新世紀以來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工作的決定。文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舉措。水利部部長陳雷29日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以權威的聲音回答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記者:中央一號文件對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水利的改革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與以往相比,這一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有什麼突破?
陳雷:中央一號文件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新政策新舉措,特別是在強化水利投入、管理和改革等方面有很多新亮點和新突破。
一是在水利投入機制上有新突破。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國家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水利資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基金,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