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1日 18時4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3月1日電(記者 柴驥程)記者3月1日從浙江省政府獲悉,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批復認為,建設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關係到我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

    國務院的批復要求,《規劃》實施要突出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著力優化海洋經濟結構,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海洋科教支撐能力,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海陸聯動發展,推進海洋綜合管理,建設綜合實力較強、核心競爭力突出、空間配置合理、生態環境良好、體制機制靈活的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形成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國務院還要求浙江省人民政府按照《規劃》確定的戰略定位、空間佈局和發展重點,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探索建立有利於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機制體制。並創新區域合作方式,加強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相關省市的對接合作。同時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支持和指導,在資金安排、項目佈局、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為促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並要求發改委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做好指導與督促檢查工作。

    記者從浙江省政府了解到,根據《規劃》,浙江將充分挖掘浙江豐富的“海洋生産力”,並把海洋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生産總值將突破7200億元。同時,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佈局的海洋經濟大平臺,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是核心區;在産業佈局上以環杭州灣産業帶為北翼,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以溫州台州沿海産業帶為南翼,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過增強現代都市服務功能和科技支撐功能,為産業升級服務。在此基礎上形成九個沿海産業集聚區,並推進舟山、溫州、台州等地諸多島嶼的開發和保護。

    圍繞這些大平臺,浙江省將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突出我國在原油、礦石、煤炭、糧食等重要物資儲運中的戰略保障作用。同時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提升浙江整體産業層次。

高水平建設海洋經濟強省——訪浙江省省長呂祖善

    浙江已被國家列為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在1月下旬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海洋經濟列為戰略重點和熱點。為此記者採訪了浙江省省長呂祖善。

    記者:呂省長,在剛閉幕的人大會議上,海洋經濟成為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重點,您對發展海洋經濟有哪些看法?浙江有哪些資源優勢?

    呂祖善:海洋強則國家強,海洋興則民族興。21世紀是海洋世紀,開發利用海洋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浙江地域狹小,資源匱乏。浙江已成為經濟大省,但土地、水、環境等資源容量卻十分有限,下一個30年如何發展?在大力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轉型升級的同時,需把眼光投向海洋。作為海洋資源大省,浙江規劃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06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2878個,均為全國第一;舟山漁場是全球四大漁場之一,可捕撈量全國第一;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豐富,可開發的海洋能居全國首位,東海石油資源也主要分佈在浙江海域,發展海洋經濟潛力巨大。 >>>詳細閱讀

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發佈 海洋經濟成新熱點

    “一直説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現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已經開始,似乎還沒給人這種印象。”參與《報告》編寫的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負責人介紹。

    雖説發展還不盡如人意,但新的壓力卻已到來。《報告》指出,新時期我國海洋發展的環境面臨三個層面的壓力,包括國內、地區和國際,並非關起門自己發展就可以。

    當前,我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11個省級行政區劃,用約佔全國12.4%的土地面積承載著約佔全國36%的人口。東部沿海地區仍然擔負著拉動全國經濟社會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重任,也面臨著環境、生態和自然資源的壓力與挑戰。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福建要從海洋資源大省向海洋經濟強省進行轉變
· 高水平建設海洋經濟強省——訪浙江省省長呂祖善
· 浙著力發展海洋經濟:明確戰略定位 優化空間佈局
· 浙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省
· 交通運輸部部長:愛我藍色國土 發展海洋經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