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熊爭艷、孫奕 參與記者 呂曉宇、鄒大鵬)這是兩會上兩個特殊的群體:一個是生於“80後”年代的青年群體,一個是已年過八旬的老者群體。僅從人數上看,這兩個群體在代表委員總人數中各佔不到1%,似乎微不足道。但正是因為有“80後”的加入和“八十後”的堅守,這個履行職責和參政議政的舞臺才兼具青年的銳氣和長者的智慧。
不同的年輪在這兩個群體身上烙下了不同的軌跡,但相同的代表委員身份,卻讓他們每年春天都有了一段共同的履職印記。
一樣的履職,不同的手段
3月2日,“80後”全國人大代表畢紅珍一到賓館,就上網瀏覽起她的博客,看網友的最新評論。像很多“80後”代表委員一樣,畢紅珍通過開設博客來了解民意。她帶到全國兩會上的議案和建議,不少都是網民與她通過博客、電郵討論出來的點子。
3月3日,上午7時50分,萬壽莊賓館。82歲的申紀蘭代表吃完簡單的早餐後,回到房間準備改改今年的建議。
申紀蘭代表來北京參加兩會,行李裏沒有電腦。對她而言,這不是必需品。“我的議案和建議都是來自實踐,來自基層,都是靠腳走出來的。”
民生是共同的關注
被譽為苗家百靈的“80後”全國人大代表阿幼朵,心裏裝著家鄉苗寨的點點滴滴:文盲多、醫生少……
她這次帶來了“發展貴州民族文化旅遊産業”的建議,並期盼“十二五”規劃能幫助家鄉實現質的飛躍。
從發展當地教育、旅遊,到改善交通、居住條件,“80後”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其主題也集中在民生等問題。
“八十後”老代表老委員,也關注著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申紀蘭代表最掛念的還是她的家鄉:“平順縣本來就缺水,又趕上一冬天沒下雪,山上的不少樹都旱死了,我很著急。我這次準備了關於加強小流域治理和水利建設的建議。山區搞綠化和種植缺了水不行啊。”
雖然年過八十,但全國政協委員根通心中仍惦念著家國。他的提案和建議,既涉及佛教界發展,也關注水利建設、保障房建設等問題。
8小時外,各有其樂
兩會期間,除了履職議政,兩個群體的代表委員,在8小時外也有迥然不同的生活。
“80後”代表毛金芳想抽空去商場給女兒“妞妞”買份禮物。“女兒這兩天就要6個月大了,來北京開會這些日子,見不著她,挺想念的。”
畢紅珍代表這幾年來北京開兩會,經常因為接受各家媒體採訪向媒體講自己家鄉的故事,而錯過清真餐廳的飯點。
3月1日下午,記者走進根通委員房間時,他正拄著拐杖,在屋裏踱步。根通委員入住賓館後,大多數時間留在房間靜思、休息,抽空拜訪了幾位朋友。
同為八旬老人,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的日程可比根通忙得多。3月2日,厲以寧一到駐地賓館,就被大批記者圍追堵截。這位經濟學家説,兩會期間,他還要就通貨膨脹等問題專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