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加強監管 追溯源頭--香港完善機制保障食品安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香港4月30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一直致力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特區立法會于3月底通過《食物安全條例》,引入食品來源追蹤機制,務求把有關工作做到滴水不漏。有專家建議,香港長遠可考慮設立獨立實驗室,以應付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時的食品安全檢測。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余海虎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大部分食品靠外地供應,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除採用食品回收等被動方法外,一個有效的食品源頭追溯機制有助於迅速阻止問題食品繼續輸入。

    根據特區立法會3月30日通過的《食物安全條例》,食品進口商及分銷商須向食物環境衛生署登記,以及保存交易記錄;零售商須保存購入來貨記錄;活水産及保質期為3個月以下的食品,交易記錄須備存3個月;保質期超過3個月的食品如罐頭等,有關記錄則須備存兩年,以便有關部門掌握整個食品生産和銷售流程,從而追溯來源。

    2005年,香港市面多個水産樣本檢出“孔雀石綠”,促使特區政府就原有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進行全面評估,並於翌年成立食物安全中心。中心的服務範圍廣泛,包括食品的進口管制及出口驗證、屠宰房及食用動物監察、協助制定食物規例及指引、食物風險管理及評估等,以及為控制及預防食物危害而設立的食物監察計劃。

    雖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工作可謂面面俱到,但余海虎認為,當中仍有進步空間,如目前特區政府的化驗所由多個部門共用,當遇上突如其來的大規模事故時未必能迅速應對龐大的檢測工作量,因此他建議中心設立獨立的化驗室。

    以2008年的“三聚氰胺”為例,香港市面上不少食品如巧克力、餅乾等都含奶類成分,有必要即時進行全面檢測,加上檢測三聚氰胺程序繁複,若能有獨立的化驗室和人力資源,便可進一步加快檢測進度,減低更多市民受影響的機會。

    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提升本地食品安全和衛生水平之餘,也時刻關注其他地區的相關事故對香港可能造成的影響。就近期的日本核輻射擴散事件,特區政府為妥善應付這一衝擊,成立專家委員會,就制定相關食品安全策略和措施向衛生部門提供意見,以保障市民健康。專家委員會認為,目前食安中心所採取的風險管理措施恰當,其中包括禁止從日本重災區進口食品,加強進口層面的監察,對該國其餘地區進口的食品進行輻射水平測試等。

    食物安全中心4月29日公佈3月份食物安全報告。中心完成約4200個食物樣本檢測,整體合格率為99.8%。 

 
 
 相關鏈結
· 中央領導同志要求務必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 衛生部:正在評估2010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
· 重慶集中上萬警力開展打擊藥品食品安全犯罪行動
· 天津市近日下發通知部署本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