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錢春弦)在2011年5月19日第一個中國旅遊日到來之際,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設立中國旅遊日是我國旅遊業發展史上的一個標誌,是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準的一件大事。“傳承霞客精神 發展大眾旅遊”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設立國家旅遊日的國家之一
記者:設立國家旅遊日,對我國旅遊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邵琪偉:2011年3月30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4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將今後每年5月19日設立為中國旅遊日。設立中國旅遊日,是我國旅遊業發展史上的一個主要標誌,也是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準的一件大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由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旅遊日,屬於國家層級的決定和面向全國的,它使旅遊更加貼近城鄉居民生活,並將與黃金周、國民休閒、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等一樣,成為民生的一部分;它在國家級宣傳日、活動日之列,將與全民健身日、非物質文化遺産日、全國土地日、全國助殘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具有同等的社會影響力;它使中國成為全球少數設立國家旅遊日的國度,顯示了中國政府對旅遊業的高度重視,有力提升了中國旅遊的國際形象。
正如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為中國旅遊日發來視頻賀詞所説:“400多年前的今天,中國享譽世界的遊記作家徐霞客開始撰寫自己遊歷中國的見聞。而40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已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旅遊産業的領跑者,並不斷向世界最大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邁進。”
記者:中國旅遊日十年磨一劍,為什麼今天能夠産生?
邵琪偉:中國旅遊日誕生於今天,與我們所處時代緊密相關。改革開放30多年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我國旅遊業空前發展,國內旅遊成為世界最大市場,出境旅遊位居亞洲第一,入境旅遊居於世界第三位。旅遊業刺激了消費,擴大了內需,增加了就業,改善了民生,增進了交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我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公共假期達115天,國民旅遊意願逐日攀升,按照全球旅遊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國旅遊業已進入新一輪黃金髮展期,中國旅遊日就是這一時代的産物,同時具有未來的指向。
所有人的中國旅遊日 中國和世界的徐霞客
記者:5月19日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日,從多個中國旅遊日的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有什麼獨特之處?
邵琪偉:徐霞客是偉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60余萬字《徐霞客遊記》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和文學佳作,被學術界列為中國最有影響力20部著作之一。將《徐霞客遊記》開篇日作為中國旅遊日,有利於提高公民旅遊意識,促進公民文明素質提高;有利於通過旅遊渠道,促進我國優秀文化傳承發展;有利於社會各方面更加關注和重視旅遊業發展,不斷優化旅遊發展環境,積極促進旅遊消費,推動旅遊業發展成為戰略性支柱産業,帶動第三産業發展,服務於國家經濟戰略性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徐霞客生長于江陰,在寧海為遊記開篇,足跡遍及祖國19個省區市。《徐霞客遊記》記敘的浙江天臺、普陀、雁蕩,江蘇太湖,安徽黃山、齊雲山,山東泰山、曲阜;福建武夷、金湖;江西廬山、鄱陽;廣東歲浮;廣西桂林、柳州;河北太行;山西五台、恒山;陜西臨潼、華山;湖南衡山、九嶷;河南龍門、嵩山;貴州黔靈山、黃果樹;雲南大理、騰衝、滇池、麗江等等,幾乎全部成為當代的著名旅遊景區。
最近20多年來,浙江、江蘇、貴州、雲南等地相繼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徐霞客。歐美一些國家也相繼出版了研究、翻譯《徐霞客遊記》的論著,徐霞客文化的國際性漸成事實。
記者:我們注意到,圍繞“中國旅遊日”設立的具體日期有激烈競爭,但最終的共識遠遠大於分歧。
邵琪偉:中國旅遊日不只是旅遊行業的旅遊日,而是全國、全民性的旅遊宣傳日、活動日,需要各級政府和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和大力支持;中國旅遊日不只與徐霞客相關,不論各地是否有過徐霞客足跡,都要認真辦好中國旅遊日;而且中國旅遊不只是旅遊日一天的事,而應該始終如一地貫徹好國家設立旅遊日的初衷。在舉辦中國旅遊日活動中,各級旅遊部門和全系統要深刻領會中國旅遊日設立的意義,圍繞每年旅遊日確定的主題,積極謀劃,統籌協調,廣泛發動,認真籌辦,爭取把中國旅遊日辦出特色、辦出影響、辦出生命力。
發展大眾旅遊 增進國民休閒福利
記者:您在各種場合都強調中國旅遊日與大眾旅遊的關係,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邵琪偉:設立中國旅遊日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的具體要求,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旅遊發展的高度重視;體現了新時期人民群眾對旅遊生活的新期待,標誌著我國旅遊業正邁入一個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的新時代。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旅遊成為普通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服務最廣大人民群眾是貫徹把旅遊業培育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精神的必然要求。發展大眾化旅遊,是加快發展旅遊業,建設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産業的出發點。
我國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正處於大眾旅遊爆髮式增長階段,按照國際上旅遊業一般發展規律,在人均GDP達到8000—10000美元之後,我國旅遊出遊率將大為提高。我國去年實現年人均出遊1.6次,而美、日、韓人均國內出遊均在7次左右。我國旅遊市場成長潛力巨大,而13億人口絕大部分將逐步從溫飽小康型消費向享受體驗型消費階段過渡,是旅遊消費主體、旅遊服務的主要對象,也是旅遊業可持續增長的根本力量。
記者:立足國內大眾遊與發展出入境旅遊有什麼樣的關係?
邵琪偉:發展大眾化旅遊,更加重視民生,關注大多數人的旅遊福利,是我國旅遊業持續較快健康發展的市場基礎。我國大眾旅遊潛力驚人。立足國內大眾化旅遊,才能針對困擾旅遊發展的主要問題有的放矢。當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基本態勢,是需求遠遠大於供給的結構性短缺,主要是大眾化産品滿足不了需求。旅遊黃金週期間擁堵,一床、一車、一導、一票難求,凸顯的就是無法滿足需求的結構性短缺。要建設戰略性支柱産業,重點還是國內旅遊,我們要正確處理國內、入境、出境三大市場關係,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保持旅遊業平穩較快增長。
堅持發展大眾化旅遊,與發展出入境旅遊也不矛盾。出境旅遊消費和入境旅遊服務,歸根到底是以國內旅遊為基礎的。國內遊發展好了,旅遊才能建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也才能為入境旅遊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服務優質、當地人民生活普遍富足的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從這個意義上講,全世界的遊客都將從中國旅遊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