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四屆上海職工科技節上,上海市總工會召開了一個非公企業職工科技創新工作座談會。5家非公企業的職工創新成果和所建立的一整套推動創新機制,讓與會非公企業代表、各級工會幹部受益匪淺。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杜仁偉在座談會上指出,非公企業發展的“底氣”,就是職工科技創新。
“我們企業職工166人,其中技術工人118人。如果職工沒有科技創新能力,企業可能無法發展,甚至無法生存。”對於職工創新,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黎非常感慨,因為穿梭在上海世博會上的“工人先鋒號”電動客車的核心動力,就是來自該企業職工的自主創新産品。
“上海非公企業在國民生産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已達49.4%,職工人數已有650多萬人,佔全市職工總數的63%。”市總工會副主席杜仁偉在座談會上指出,非公企業發展的“底氣”在於職工科技創新。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非公企業正在成為發明和創新大戶。非公企業為我國提供了大約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産品。座談會上,奧威公司、餐余垃圾處理公司、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非公企業都展示了職工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這些非公企業職工創新的動力來自企業的支撐:為引進的高級技術人才解決戶口、提供交通工具並解決配偶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創新的制度和獎勵辦法;將技術創新人員的職務、報酬、獎金等與項目或産品研發進展情況挂鉤。
對於如何將非公企業職工動員起來投入科技創新,座談會上,與會企業紛紛表示這離不開企業工會的推動。
“工會對職工科技創新活動的組織和參與,改變了一些企業把科技創新單純寄託在研發部門和研發團隊上,而忽略更多一線職工的作用的做法。”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丁磊説,由於工會的組織,群眾參與度大大提高,特別是一線職工和普通崗位的員工,都能從小發明、小創造、小的技術革新等入手來參與創新活動。工會造就的職工科技創新大環境,為職工提供了創新的機遇和舞臺。
據悉,為推動上海職工科技創新工作,上海市總工會已建立了由上海職工科技節、優秀髮明選拔賽等組成的職工創新平臺;由職工創新工作指導者、職工科普講師團等組成的職工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由評選十大工人發明家、十大職工科技創新英才等組成的激勵平臺。(記者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