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雙輪驅動 保障有力——陜西奏響文化強省最強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14日 07時27分   來源:人民日報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乘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勁東風,三秦大地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齊頭並舉,文化建設的步伐越走越快,陜西正積極實現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

    發展文化事業 讓群眾共享實惠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成果要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陜西實施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五大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已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省級分中心1個,市級支中心6個,縣級101個,基層服務點29196個。全省廣播綜合覆蓋率達到96.71%,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7.7%。

    市市有“三館”,縣縣有“兩館”,基層文化館站成了老百姓補充精神食糧的“加油站”。今年7月,陜西抓住“三館一站”統一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契機,制定出臺了免費服務工作標準、經費管理和績效考核辦法,落實財政經費1.36億元,保證文化館站“大門常開”、“文化大餐”免費共享。

    “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低票價演出”,陜西創編、移植和排練了一批農村題材的文藝作品,以政府採購、專項資助等方式鼓勵表演團隊到偏遠農村地區開拓市場,1000余支電影放映隊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放下鋤頭看大戲,老農心裏樂開花”,延安市誌丹縣的群眾笑在臉上、美在心田,鄉村舞臺裝點著基層百姓新生活。

    為讓農民多讀書、讀好書,陜西建成7000個農家書屋,今年年底將覆蓋全省所有行政村。以三大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為抓手,年底前,陜西還將全面鋪開1000個街道、鄉鎮、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建設,西安、寶雞、咸陽三市和省圖書館的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也已全面啟動,真正為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數字文化服務。

    秦腔、秦繡、皮影、剪紙……作為文化大省,如何保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得以傳承?陜西明確提出,對100個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非遺項目實施重點保護;對30個處於瀕危狀態的項目進行搶救性保護;重點建設6個市級非遺博覽館,10個縣級傳習館和30個鄉級傳習所。同時,建設陜西文藝資源數據庫,對藝術古籍資料等進行數字化轉化和開發,讓歷史文化遺産薪火相傳、重煥生機。

    整合優質資源 提速文化産業

    陜西抓住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機遇,促進優質文化資源整合,做大做強一批特色文化産業項目,培育主業突出、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文化企業,力爭在“十二五”末實現文化産業增加值佔生産總值比重達到5%以上。

    發揮集聚效應,大項目才能打造大品牌。走進總面積達40.97平方公里的西安曲江新區,大雁塔、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大慈恩寺、曲江池遺址公園等,一座座文化景區為遊客串聯起目不暇接的精彩。“文化+旅遊+城市”三位一體的文化産業發展“曲江模式”,實現了城市與文化的均衡發展、科學發展。

    “向高附加值的文化創意産業要效益”。依託西安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和西安碑林動漫産業平臺,陜西加快發展網絡廣告、動漫、遊戲、數字媒體等互聯網內容産業。據了解,目前入駐西安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創意文化企業已達2150家,其中動漫、遊戲、影視製作企業140家,從業人員近萬人。

    “未來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這是對大明宮遺址區的規劃定位。近年來,陜西持續推進大明宮遺址區等一批大遺址景區的開發力度,總投資120億元的保護改造計劃,將把大明宮遺址區建設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重要的人文象徵和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兵馬俑、法門寺等文化景區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化,全省骨幹文化企業發展態勢良好。今年上半年,西影集團、省出版集團、省演藝集團經營收入同比增長74%、93%、57%,轉企改制促使文化企業走上了良性發展之路。

    保障到位 打造文化強省騰飛引擎

    今年以來,陜西進一步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例,建立健全財政文化投入長效機制。通過擴大公共財政覆蓋範圍,促進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基本文化服務均等化。同時,各級各部門還積極鼓勵和引導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民營企業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對公益文化活動、文化項目和文化設施等方面的捐贈,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政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以獎代補、資本金投入、基金制,陜西完善相關優惠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和鼓勵金融及社會資本投入重大文化産業項目。組建總資産達21.97億元的陜西文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陜西拓寬文化産業投融資渠道的一個亮點。通過出臺相關文件,陜西積極搭建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投融資新平臺,為文化企業融資提供政策支持,鼓勵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跨區域跨行業兼併重組,促進條件成熟的文化企業上市,有效破解文化企業發展融資難的瓶頸。

    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增強文化産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陜西結合自身實際,完善政策體系,創新工作機制,在建設富有獨特魅力和創造活力的文化強省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相關鏈結
· 粵多舉措建設文化強省 未來4年新增25億專項資金
· 浙江省委認真貫徹六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 浙江省委會議通過"大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決定"
· 提高文化自覺自信——福建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紀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