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為什麼要推進三網融合,
發揮各類信息網絡設施的文化傳播作用?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實現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促進網絡互聯互通和業務融合,是全面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發展的重大契機,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必將産生重要影響。《決定》明確指出,要“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發揮各類信息網絡設施的文化傳播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網融合推進工作,將三網融合作為重要任務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年來,部分城市廣電、電信企業探索開展網絡電視、IPTV、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試驗,提升技術水平,強化網絡基礎,拓展市場空間,産生了積極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深入推進三網融合積累了有益經驗。同時,在完善適應三網融合的監管體制、落實業務雙向進入政策、整合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提高網絡建設水平和使用效率、確保信息安全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深刻認識推進三網融合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積極穩妥、紮實有序地開展工作,確保取得更大進展。
第一,推進三網融合是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趨勢、全面提高國家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選擇。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迅猛發展,推動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向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在這一過程中,三網的技術功能趨於一致,業務範圍趨於相同,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實現共享,能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通過三網融合,每個網絡都能開展文字、話音、數據、圖像、視頻等多媒體綜合業務,用戶安裝一個網絡,便可同時完成上網、看電視、打電話、發短信等幾乎所有日常信息處理。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網絡,截至2010年底,電話用戶11.53億,互聯網用戶4.57億,有線電視用戶1.89億,均位居全球前列。但網絡設施利用水平不高,信息資源行業分割,信息服務水平較低。推進三網融合,有利於大幅減少重復建設,簡化網絡管理,降低維護成本,提升網絡性能,加快建成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有利於消除行業壁壘,推動有序競爭,促進網絡和信息資源共享,用一個網絡提供過去三個網絡提供的服務,給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有利於帶動跨領域新興技術創新,更好參與全球信息技術競爭,搶佔未來信息技術制高點。
第二,推進三網融合是豐富文化傳播渠道、拓展宣傳輿論陣地的內在需要。移動通信網、寬帶光纖網等信息網絡設施都具有強大的文化傳播功能,都可以成為傳遞信息、普及知識、提供娛樂的重要途徑。三網融合將充分挖掘各種信息網絡設施在文化傳播方面所具備的巨大潛力,凸顯出各種信息網絡設施在文化傳播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形成覆蓋更加廣泛、技術更加先進、傳輸更加快捷、形式豐富多樣的文化傳播體系。三網融合將加快重組通信、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化娛樂等不同行業的文化傳播形態,推動出現一批規模較大、功能豐富的新型信息集成平臺。推進三網融合,有利於拓展思想輿論主陣地,擴大宣傳文化工作覆蓋面,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有利於豐富宣傳文化工作手段,創新宣傳文化工作方式,促進中華文化繁榮興盛,保障國家文化安全。
第三,推進三網融合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任務。三網融合不是三個網絡的簡單疊加或兼併重組,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技術、業務的融合,可以發展出一批新型的、綜合性的、性價比更高的信息産品和服務,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廣電、電信企業及其他內容服務、增值服務企業可以利用三網融合契機,大力創新産業形態和市場推廣模式,推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IPTV、手機電視、數字電視寬帶上網等三網融合相關業務的應用,加強信息技術産品研發和製造,推動産業鏈上下游協調發展。推進三網融合,有利於帶動文化産業、信息內容産業、信息服務業和其他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戰略支撐;有利於推動信息技術創新和應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的生産生活服務需求,拉動國內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