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機聲隆隆田野歡歌-農業機械化助力糧食生産八連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6日 08時3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林暉、程群)黑龍江省克山縣雙河鄉廣袤的馬鈴薯地裏,一排收穫機隆隆駛過。走近一看,溝壟上堆滿了一顆顆拳頭般大小的馬鈴薯,帶著新鮮的泥土氣息。

    這是記者日前在黑龍江採訪時看到的農業機械化收割的場景。今年我國糧食生産獲得歷史性的“八連增”,成績背後,離不開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

    記者從農業部農機化司了解到,我國主要農作物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由2003年的32.5%發展到2011年的54.5%,增長了22個百分點,特別是在糧食生産中勞動強度較大的環節,機械化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小麥機收率由2003年的73%增加到2011年的88%;水稻機械化種植和收穫水平分別由2003年的6%、23.4%增加到2010年的25%、67.5%;玉米機收水平分別由2003年的1.9%增加到2011年的33%。

    水稻機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1臺水稻聯合收割機可替代200多人的工作量,1臺玉米收穫機能替代70至80個勞動力……在每年的春耕、“三夏”“三秋”等主要農時,各地發揮農機優勢,大力推廣收穫、整地、播種“一條龍”作業,搶天奪時,跨區作業,全力以赴加快作業進度。僅2011年“三夏”期間,全國共組織跨區作業隊8000多個,投入聯合收割機總量最高達到50萬台,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河北等五大主産省的小麥機收水平都超過96%,為夏糧豐收做出了突出貢獻,為秋糧生産奠定了基礎。

    發展農業機械化,也是減少土地撂荒,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重要舉措。隨著糧食生産環節機械替代勞動力步伐顯著加快,以河南省為例,在2000多萬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情況下,糧食生産能力不僅沒有萎縮,並且穩定在1000億斤的水平。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5億畝以上,並持續增加到16.5億畝。

    與此同時,在農業勞動力數量減少、素質下降的情況下,農機可實現更高水平的精耕細作,提高土地的單位面積産量。據了解,在同等生産條件下,水稻、小麥、玉米生産全程機械化可實現節種增産減損的綜合增産能力分別為53公斤/畝、37公斤/畝、72公斤/畝。8年來,各級農機部門大力推廣節水灌溉、精量播種、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等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技術,提高水、種、肥、藥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的質量。2011年,我國農田機械深松面積1.6億畝,精少量播種5.3億畝,機械深施化肥面積4.89億畝,機械節水灌溉面積1.76億畝,有效挖掘了糧食增産潛力。

    機聲隆隆,田野歡歌。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有效提高了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力,在促進我國糧食“八連增”及農業穩定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裝備支撐作用。

 
 
 相關鏈結
· 青海省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有力支撐農村經濟發展
· 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
· 我國將出臺規劃促農業機械化發展 提供科技支撐
· 甘肅實施農業機械化裝備提升工程 實施"四個計劃"
· 《北京市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黑龍江推進農業機械化 實現秋整地面積6000萬畝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