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力推醫改 實踐聚共識——醫改3年取得顯著成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02日 09時30分   來源:新華社

家國情懷推醫改 三年實踐聚共識
--我國深化醫改三年取得階段性成效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

    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雖遇千難萬阻,但由於推行者的家國情懷,全社會的理解支持,這一涉及13億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在三年的實踐中終於凝聚成共識,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

    “制度優勢”催生“階段成果”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走過農村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風風雨雨,卻遲遲沒能走出醫改的困境。衛生部部長陳竺説,當時曾一度認為醫療衛生事業能夠通過市場化來解決,因而對衛生事業投入相對不足。直到2003年,我國有醫保的人仍只佔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廣大農民和沒有醫保的居民,只能“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普遍。

    醫療事業的屬性問題從2006年開始得到各方關注,最終明確“在基本醫療上必須由政府主導,強調其公共産品的屬性”。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醫改堅持群眾利益至上,貫徹群眾路線。這樣的方向和路徑,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取向,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前提。”

    短短三年,中國織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以藥補醫機制在基層醫療機構得到破除;各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累計覆蓋近2億人群;成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投入最多、建設規模最大、條件改善最明顯的時期。

    2003年艱難起步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進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階段,已如利刃劃竹般順利,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同步推進和完善的,還有城鎮居民醫保、職工醫保。截至去年年底,城鄉居民參加三項基本醫保人數超過13億,覆蓋率均超過95%。

    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説,“醫改剛起步時,我們這些參與者、推動者,是決心大於信心、勇氣大於底氣。現在,信心和底氣都增加了。”尤為重要的是,實踐證明醫改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基本原則、基本路徑是可行的,這比成效更為重要。

    “民生至上”成就“德政口碑”

    三年醫改,重點在基層,成效也凸顯在基層。

    湘西的大山、貴州的苗嶺、雲南的傣寨、青海的藏區……在這些偏遠地區,孫志剛一次又一次被基層群眾和患者感動:“我到湘西農村,農民提起醫改,不斷喊‘共産黨萬歲’;我到貴州雲南的一些地方,那裏的老百姓拉著手不讓走,雖然話語不多,但那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陳竺表示,醫改獲得初步成效,得益於我國政府“民生至上”的執政理念。此輪醫改重點在農村,隨著保障制度的完善、籌資水平的提升,醫改開始將一些重大疾病納入大病保障。陳竺説:“目前有8個大病種包括宮頸癌、尿毒症等,在試點的基礎上已全面推開,僅去年就有20多萬患者獲得補償。”

    曾擔任此輪醫改方案起草組副組長的張茅表示,當初設計方案時,就把群眾的訴求作為醫改的主要內容,堅持從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出發。如今,13億人被納入醫療保障系統,大部分農民不再“小病拖大病扛”。

    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住院醫師焦崢説,2007年前病房收治的多是醫保病人,農村來的病人很少。現在,消化科的病床數翻番,每天50多名病人中,大部分是參加新農合的病人。

    讓陳竺津津樂道的是,反映國家整體健康水平的一些重要指標明顯改善,嬰兒死亡率和孕産婦死亡率明顯降低,而且反映城鄉差距的兩條曲線趨向合攏。因為醫改方案安排了中西部孕産婦免費分娩的政策,使我國的住院分娩率超過96%。

    走過風雨,彩虹在前

    聚焦醫患關係的電視劇《心術》之所以能夠持續熱播,從另一個層面表明了社會對醫改的關注程度。張茅曾兩次約見《心術》作者六六,鼓勵她客觀地展現醫患矛盾,真實地展示各種衝突。“只有直面問題和矛盾,才會找到化解的辦法。”張茅説。

    “三年醫改一路走來很不容易,遇到很多非議和阻力。”孫志剛感慨地説,現在取得的成績讓越來越多的人達成共識,那就是“方向正確、路徑清晰、效果明顯”。

    實地考察過中國醫改成效的各國同行,對中國醫改都給予肯定評價。法國專家介紹本國情況時,打出第一張幻燈片就是“與中國醫改同行”。

    三年醫改實踐,還在基層實現了醫患關係的改善。上海市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團隊隊長嚴正,長期堅持為社區居民服務,陸續有51位老人將家裏的大門鑰匙交給嚴正。這不僅方便了嚴正更好地照顧老人,更是對一位社區醫生的絕對信任。

    説起公立醫院改革,張茅表示,當前要抓緊把試點城市的改革經驗總結推廣,2015年全面推開,讓公立醫院改革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醫改是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形成合力。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尹力表示,十二五期間,藥品電子監管的實施範圍將從基本藥物擴大到所有藥品,充分發揮電子監管在打擊假劣藥品、追溯和召回問題藥品方面的作用,全力維護群眾身體健康。

    醫改是長征,“三年”結束了,醫改還在繼續。面對成績不沾沾自喜,面對困難不妄自菲薄,進入深水區的中國醫改,已然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氣。

    中國醫改,風雨走過,挑戰仍在,彩虹在前。

李克強強調:建立大病保險制度 完善全民醫保體系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全體會議。他強調,要圍繞“十二五”深化醫改重點工作和人民群眾迫切需要,健全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破除以藥補醫,形成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把醫改不斷推向深入。

    會議聽取了國務院醫改辦公室負責人關於今年上半年醫改進展情況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彙報,審議了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指導意見。會議認為,上半年醫改各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基本醫保人口覆蓋率穩步提高,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繼續擴大,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啟動,一些大城市也開展了公立醫院改革路徑的有益探索,醫改成果進一步鞏固和深化。 >>>詳細閱讀

惠基層百姓 綻和諧之花—13省區市基層醫改見聞

    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 三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成效如何?新華社記者近期深入到上海、青海、海南、新疆、黑龍江等13個省區市,從邊疆山村到海島江洲,從紅色革命老區到改革開放前沿,受訪的基層群眾普遍反映:三年醫改緩解了“看病貴、看病難”,幫百姓實現了織網、強基、削山等多年願望,給基層群眾帶來了真正實惠。

    織網:神州大地正實現“全民醫保”夢想

    地處祖國版圖最西端的新疆烏恰縣,是我國最晚送走太陽的地方。在黑孜葦鄉中心衛生院一號病房裏,74歲的柯爾克孜族老人哈地爾·那依正安靜地休息。一旁的醫護人員一邊輕巧地取出老人腋下的體溫計一邊對記者説:“老人罹患惡性骨髓瘤,且存在肺部感染、高血壓等症狀,目前病情得到初步控制。” >>>詳細閱讀

我國醫改實現階段性目標 建成世界最大醫保體系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記者 孫鐵翔、仇逸)2010年初,家住雲南省新平縣揚武鎮52歲的農民陳勇被醫院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為了湊醫藥費,他賣掉了唯一的房子。20多歲的兒子也從高職退學去了縣城打工。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陳勇説,“自從得了這個病,一個月最多要做8次透析,一次六七百塊就沒了。要不是政府能報銷這麼多,這病肯定就把全家拖垮了。”

    2011年,陳勇入了當地新農合,透析費用的報銷比例提高到了80%,每次透析僅需支付100多元。>>>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惠基層百姓 綻和諧之花—13省區市基層醫改見聞
· 甘肅省確定深化醫改突破點 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 我國醫改實現階段性目標 建成世界最大醫保體系
· 醫改三年總結報告出爐 各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
· 甘肅醫改重點轉向公立醫院 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 吉林:全面深化醫改 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