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8月14日電(記者 王凱蕾)“廣東將在有條件的縣試點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工作。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做方案,將儘快讓農村集體資産運轉起來,實現‘由虛變實’的突破。”廣東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周高雄説。
14日,廣東梅州舉行全省農村金融工作現場會。本次會議是在7月25日,廣東對外公佈《廣東省建設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要加快推進梅州市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構建具有廣東特色、服務“三農”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背景下召開的。
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説,長期以來,廣東金融服務最薄弱的環節就是農村金融服務。雖然當前取得重要突破,但整體水平依然薄弱。下一階段,廣東將從六個方面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一是增加農村信貸投入,為“三農”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二是拓寬資本市場支農渠道,助推農業産業化發展;三是發展惠農保險;四是依靠多元投資主體,建立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五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增強農村金融發展動力和活力;六是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助推農村金融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
針對《方案》中備受關注的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的情況,周高雄介紹説,廣東正在國家明確試點範圍、條件及抵押登記、期限和抵押權實現等具體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執行方案,但面臨如何把農村集體資産“由虛變實”的難題。
對此,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解釋説,我國農村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農民擁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權。按照《方案》的要求,今後當農民需要融資的時候,可以把自己宅基地的使用權或土地承包經營權拿出來抵押以換取貸款。“這裡面就涉及如何量化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如果解決得好,將使農村集體資産充分運轉起來,盤活農村金融要素市場。”陸磊説。